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9-05 09:14詹海燕孙飚彭云黄文馨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室间隔我院护理人员

詹海燕,孙飚,彭云,黄文馨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室间隔缺损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各种先心病中的占比约为20%,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畸形,救治不当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方案是现阶段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在改善患者受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为充分发挥室内隔缺损手术治疗价值,我院予以收治的部分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现将研究详情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室间隔手术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3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成每组例数均为15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在0.5岁-20岁之间,平均(11.2±1.6)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均为78例,年龄介于0.6岁-18岁这一范围内,平均(10.9±1.5)岁。上述数据间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两组患者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操作为:

1.2.1 入院当天 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展开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为患者介绍科室基础设施和人员分布,减少或消除患者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鼓励患者大胆表达个人想法,就患者现存或潜在负面情绪提出疏导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1.2.2 术前第一天 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讲解室间隔缺损的相知识,帮助患者从不同方面了解自身疾病,进而在术中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促进手术治疗工作顺利进展。

1.2.3 手术当天 做好手术器械和急救用品的准备工作,与手术室人员仔细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待麻醉药物起效后,予以手术治疗。

1.2.4 术后护理 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意识恢复后,予以吸痰、翻身等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呼吸方式的指导,疼痛难忍者,可予以适量止痛药物;待患者各项指标恢复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遵照循序渐进原则,适当增加活动时间和训练强度。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出院后续,告知出院后护理工作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参照我院自行设计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判定,由家属作答。问卷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按照最终得分由低到高分成不满意(0分-59分)、基本满意(60分-90分)和非常满意(91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采用SPSS 18.0,数据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可判定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与对照组的89.7%相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n(%)]

3 讨论

室间隔缺损指的是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导致交通异常,使得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2]。发病时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和反复肺部感染为主,易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方案在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护理不及时到位,同样会影响手术成效,加重患者原有疾病[3,4]。

临床护理路径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中的内容实施护理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满足患者生理需求的前提下,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既突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也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供更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5]。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得结论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在室间隔缺损手术中应用价值明显。

总的来讲,予以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前提下展开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室间隔我院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心得体会及临床价值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