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2019-09-05 09:14吕红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腓骨康复骨折

吕红梅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胫腓骨骨折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所导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但围手术期,患者多伴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如未予以干预,易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样本,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性别:男/女=10/10,年龄(62.88±11.32)岁。对照组性别:男/女=11/9,年龄(62.90±11.4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小腿外侧做8 cm-10 cm切口,暴露出腓骨骨折端。(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推开胫前肌,剥离骨膜,暴露骨折端。(3)复位腓骨,采用钢板固定。(4)小腿前侧做10 cm切口,暴露胫骨骨折部位,复位胫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5)评估固定是否牢固,无异常后予以冲洗,逐层缝合,纱布包扎。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术前准备、术中观察等为主。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康复护理,以促进病情康复为目的,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方法、费用、预期疗效、住院时间等问题较为重视。护理人员需从上述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音乐疗法、芳香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研究发现,术前过早禁食禁饮,易致患者的手术耐受度下降。为促进术后康复,应于术前当晚适当予以患者饮料饮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疼痛一般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予以镇痛类药物止痛,改善睡眠,进一步提高手术耐受度。(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摆正体位,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后,方可开始手术。术中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预防感染。(3)术后护理:术后,应鼓励患者及早进食,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康复时间。患者术后应取去枕平卧位,患肢抬高45°,促进血液回流。伴恶心呕吐者,头应偏向一侧。如病情允许,应及早拔除引流管,并辅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活动。针对可自主活动者,应鼓励其及早下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如患者术后疼痛严重,可遵医嘱用药止痛。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展开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家庭护理能力,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屈曲(132.0±9.5)°、膝关节伸展(7.4±0.5)°、踝关节背屈(25.6±0.4)°、踝关节跖屈(46.8±1.9)°、疼痛(2.5±0.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效果对比(Mean±SD)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9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对比[n(%)](n=20)

3 讨论

胫骨为支撑人体体质量的主要骨骼之一,腓骨功能在于连接小腿肌肉组织,胫腓骨骨折后,机体下肢功能将大幅度减弱,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降低。常规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术式,以“石膏外固定术”、“手法复位钢板固定术”等为主[1]。上述术式虽可促进骨折愈合,但易阻碍骨折区域血液供应,且易诱发软组织损伤,对术后康复速度的提高不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常规术式存在的缺陷,为骨折移位、骨折延期愈合、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胫腓骨骨折手术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发现,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耐受度、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均易影响骨折的愈合[2]。针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对上述问题缺乏重视,因此,患者康复速度较为缓慢。本文研究发现,与护理前相比,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疼痛程度有所减轻,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以康复护理理念以及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围术期护理过程中,由护理人员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术前准备,可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耐受度,确保手术安全进行[3]。手术过程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并辅助患者摆正体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术后,通过康复锻炼、疼痛护理等方式进行护理,可促进骨折愈合,促进膝关节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使疼痛得以减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于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以康复护理理念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腓骨康复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