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穿孔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9-05 09:25吴露微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穿孔围术医护人员

吴露微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手术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其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该项研究主要针对上消化道穿孔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抽取60例上消化道穿孔老年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对象为60例上消化道穿孔老年患者,其2016年3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4±5.8)岁;干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5.7)岁。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标准,且具备自愿参与研究的主观意识。同时要排除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过敏体质与神经疾病患者。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在术前要为患者合理留置胃管与导尿管,并在术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留置引流管,并采用镇痛泵进行止痛,科学安排患者的饮食与早期活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其干预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在术前,医护人员为患者详细将手术方式、步骤与效果,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疑虑,缓解患者紧张与恐惧等负面心理,以此来增强患者手术治疗信心,合理构建静脉通路,实施胃肠减压,由于胃肠减压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心率上升等情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且动作要温柔。对于呼吸困难患者要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1]。(2)术中护理:在术中医护人员要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术中操作要轻柔,尽可能减少噪音,合理处理废弃的敷料,并要积极配合麻醉师的相关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发生麻醉意外。(3)术后护理:术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检测,全面观察患者术后切口的整体愈合情况,正确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与咳痰,在排便时也要注意保护腹壁两侧,尽量减少对切口的冲击,缓解患者的疼痛,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止痛,同时也可以使用适量的抗生素来降低切口被感染的发生率[2]。术后为患者合理留置引流管来抽出胃腔中的积液与积气,降低内压,缓解腹胀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同时也可以避免修补好的穿孔再次发生破裂,同时也要叮嘱患者食用易消化,不易产生腹气的流质型食物,避免饮食加重腹胀程度[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以及腹胀。

1.4 统计学分析 对比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率(%)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结果P<0.05 ,组间数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7%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16.7%,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围手术期护理的核心就是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全程护理的质量[4],其具体内容就是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同时干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与实际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优化术前准备,术中认真观察与配合。另外,围术期综合护理也可以划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通过术后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其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根据对本次研究数据结果分析来看,与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P<0.05。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对上消化道穿孔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该种护理模式应该广泛应用于具体的临床实践当中。

猜你喜欢
穿孔围术医护人员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