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和对患者焦虑情绪影响体会

2019-09-05 09:14张建华陈渺黄妙琴劳素银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张建华,陈渺,黄妙琴,劳素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负面心理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在43岁-77岁,平均年龄为(55.61±5.88)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在42岁-77岁,平均年龄为(55.82±5.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时刻监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管控。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方案,具体分为:监测病情、饮食调理、心理护理、住院环境、康复护理等五个方面。(1)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时时监控,如果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变化、心电监护异常、胸口沉闷、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2)饮食调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基本资料相结合,为患者重构饮食结构,鼓励患者多食用低油、低盐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果蔬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禁止患者食用辛辣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和护理过程中。(4)住院环境: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充分认识住院环境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在适当的时间为患者播放轻音乐,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为给予患者一个舒适、温馨、合适的光线环境,对病室窗帘进行规范化管理。①选定图形,制定尺寸,做成窗花贴在玻璃窗上。由低到高,定“睡眠”、“晴天”“烈日及雷暴天”、“阴天”四条定位线,由图标+横线组成。②无特殊的情况下保持病区所有窗帘在同一水平。③非休息时间:按窗户上标的指示的天气状况调整。④休息时间:统一调整在“睡眠”状态图标的标志线水平。⑤休息时间:12:30-14:30;21:30-次日6:30。⑥非休息时间:天气变化随时调整。(5)康复护理: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基本资料,帮助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SAS(焦虑自评表)和SDS(抑郁自评表),分值高则抑郁、焦虑越严重。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升2级,心电图处于正常水平,症状基本消失,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提升1级,心电图显著改善,症状显著消失,则判定为有效;患者心电图以及症状无变化,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t作为组间比较,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患者焦虑(32.13±0.34)分和抑郁(32.21±1.5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Mean±SD,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n=45)

3 讨论

患者冠脉狭窄甚至堵塞,造成患者心肌供血能力下降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2,3]。在临床中患者通常表现出胸口沉闷、胸痛甚至出现休克等现象,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4,5]。循证护理是一种新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病情、性格等相结合,护理人员参照成功案例,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强临床疗效[5,6]。本文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负面心理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32.13±0.34)分和抑郁(32.21±1.51)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内心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原因分析可能是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放松身心,降低病情加重的几率[7]。护理人员向患者列举成功案例,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更加自主的参与到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给予饮食调控,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果蔬,提升自身生活质量。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饮食结构[8]。给予患者病情检测,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不适时,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面对患者突发情况时,采取的处理办法。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进行运动,结合患者的情况,为患者设计适宜方案,避免患者出现大幅度动作。关于两组远期临床效果,有待临床再研究。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安、焦虑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