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2019-09-05 09:27蔡白连莫小玲陈柳颖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压情况高血压

蔡白连,莫小玲,陈柳颖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广东 湛江 524000)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同时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因素。高血压疾病病程长、抵抗力弱,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近些年,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非常高,引起了患者和医院的高度重视[1]。有研究表明,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病情恶化,要在治疗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因此,本次研究通过以7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目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运用区组的随机数字表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66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6±2.14)岁,病程3年-14年,平均病程(10.09±1.24)年;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6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9±2.09)岁,病程3年-15年,平均病程(10.41±1.3.4)年。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疾病情况比较后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控制,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制定护理路径计划表。组长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制定护理路径计划表,其制定的内容主要包括:治疗与护理、用药、饮食、宣教等;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患护理内容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制定。制定完成之后发放对应的患者计划表,严格按照内容进行实施[2,3]。第一、心理护理。患者在长期病痛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热情的交流,并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技术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患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因素进行分析,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更好的战胜疾病,进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第二、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所服用药物的药效、时间、以及服用剂量,并督促患者及时用药,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告知患者自行停药所造成的后果。第三、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住院环境的卫生,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另外,也可以在病房内摆放一些花草,愉悦患者的身心[4]。第四、饮食护理、合理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在午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以此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将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估表发给患者进行填写,其主要内容包括: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对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研究的数据进行录入,再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用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表示,以P=0.05界线,选择P<0.05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探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对相关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主要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或者是处于静息的状态,患者的血压逐渐升高。目前,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没有可以根治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5]。常规护理效果已经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效果,经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的特征。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循证医学为主要的理论指导,从患者入院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模式,重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状态,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的恢复[6]。由相关数据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身体恢复大有裨益,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改善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都可以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本次研究中充分体现出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Mean±SD,分)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Mean±SD, mmHg)

猜你喜欢
血压情况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脱发 养“老金”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