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研究

2019-09-10 07:22张艳娟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张艳娟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MOOC、微课、电子书包等多种教育手段,整合课程资源,革新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简单单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叠加在一起,亦不是仅仅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技术手段在课程上的使用,而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融合,形成新的统一体。在本质上看,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传统以教师为主要“媒介”的教学结构,转化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媒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充分了解所学内容,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宏观上看,所有和信息处理相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配信息等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课程(curriculum)是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准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整合(integration)是指在继承个体特性的基础上,不失本性地同时与各个体要素融合,并使之成为整体协调、和谐自然的统一体,从而让系统内的各个要素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益。课程整合就是要把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性操作,用整体的、辩证的观点来研究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

(一)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学生以及广大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技能和基本工具的应用。其开设的意义不在于单单帮助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而是让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加以学习,得以运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1、现代信息技术可作为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时或者非实时的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来辅助教学。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师生互动中,增进师生情感。

2、现代信息技术可作为辅导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让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局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分配学习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疑问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实施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教学无法充分照顾个体的弊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既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对话、商讨、议论等方式,协作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理论,经过实践的过程而孕育出的一种模型。同样,教学模式也是依据理论指导经过实践活动而建立成的一种模式。简单地讲,教学模式就是教与学理论的具体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包括基于资源环境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问题型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一)基于资源环境的主题教学模式

基于资源环境的主题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围绕主题,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现有或虚拟资源而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即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可利用的学习资料、网络资源环境来建构新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先开发合适的主题,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的探究学习资源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務,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问题型教学模式

问题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线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将学习放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分组合作来解决隐含在问题后的知识本源,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此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教师对课程问题情境以及活动的有效调控是成功的保证。

(四)WebQuest教学模式

WebQuest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开发,在此模式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模式要求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而教师要确保所选问题新颖且富有吸引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新知、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一般由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探究性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途径、得出结论、展示成果、收获成功的过程。

(五)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WB-CL)是指让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等相关技术,通过交互、协作的方法来深刻理解所学内容,进而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协作学习的任务应该是开放式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学习热情。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而是将其作为促进、激励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是改变传统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两者新发展的典型应用主要体现在移动学习、MOOC、电子书包、微课等方面。

(一)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不再是固定的、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相比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育,它是一种新的发展阶段。学习者可用手持等掌上设备进行学习,突破了时间限制、地域限制和空间限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及时提供学习内容,真正做到让学习者自由支配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倡导的个性化学习理念。

(二)MOOC又称慕课

MOOC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由诸多专家或者是自愿分享知识的学习者们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推送到世界各地,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有公平接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成就自我。其“开放”的程度没有限制,可以让成百上千,甚至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通过网络共享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

(三)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学习终端(硬件终端与网络系统)、学习平台(软件终端管理平台)、学习资源(资源数字教材与教学资源)的组合。电子书包前端分析可以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对象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学习者兴趣在云平台上汇聚相关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电子书包拥有强大的资源库和丰富的网络拓展资源等,可通过视频、图片等多样化的形式令教学高效化,从而激发学习者对学习的学习热情。

(四)微课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與传统视频课相比,微课更突出针对一个知识点,同时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微课将知识碎片化,集中在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其视频的可视性、可听性与形象的表达有利于学习者牢固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的观念,教师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有效提高,对实现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社会创新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