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价技术在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2019-09-10 15:10李耀宗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小学教育

李耀宗

【摘要】  第三方評价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仅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是由经济领域推广到绩效考评领域的一种评价机制,中小学校为完善管理制度,将第三方评价教育质量的机制推广至基层教育活动之中,实现了第三方评价与教育领域的“触电”,本文就此领域展开讨论。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质量评价 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01-01

一、第三方评价的概念及运行

“第三方评价”一词源于欧洲,在21世纪初期进入中国视野,原意是为产品质量控制所发明的工具,后与多领域结合。在近六个世纪的发展中,这种评价体系已经趋近成熟,同时在日本、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也成果斐然。第三方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年度性测试对学生测试结果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芬兰作为学生阅读素养优异国家也早已将第三方评价应用于教育评估之中。

第三方评价的运行要素:

1.评价内容

(1)学生发展定位与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发展进行定位,构建学生发展评价体系。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主体,是最具活力与可能性的力量,学校对于学生发展的培养方向会影响这股力量的最终定位,因此第三方评价的关键评价内容在于学生发展定位,根据学校及学生信息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定位精准性,学生发展培养状况进行评价。

(2)教师发展定位与评价体系。如学校是否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否提供机会给各位老师进修培训,是否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建。

(3)学校发展定位与评价体系。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定位决策的表现,对于校本课程进行第三方评价有利于在同一标准上对不同学校的发展潜力、发展持续性及发展综合能力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设想和办学实际去评价,要结合学校发展困惑来帮助学校进行有效分析和引领。

2.评价方式

第三方评价起源于商业领域,具有十分具体且准确的评价标准,为了使第三方评价与教育领域相结合,教育部门也出台相关评价标准为第三方评价提供引入的政策与理论依据,构建包括小学生学业、教师、校长专业、中层干部、学校等发展评价标准为一体的完善第三方评价指导体系。

小学教育引入第三方评价的意义在于:

1.评价的独立性

第三方评价并非隶属于学校本身,而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双方的关系仅限于评估与被评估的服务关系。在第三方评价机构执行评价服务时,被评价机构不能干预评价机构工作,降低做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做结论时避重就轻、不做出客观评价决定的可能性;

2.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基于第三方评价的独立性,第三方在执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时才能够秉持公正原则,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3.评价的专业性

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核心在于其评价的专业性,这种专业不仅指理论与技术的专业,同时还指对于所涉及行业的深入了解。在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结果的判断等方面拥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工具,可大大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二、小学教育质量引入第三方评价存在的问题

为了规范小学教育所引入的第三方评价虽然能够起到对教学成果进行独立、公正、专业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学教育的质量、专业性、科学性有所提升,但是第三方评价的引入以及评价报告的准确性依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

1.受评主体主观性影响

从受评价主体构成来看,受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与学校三方,学生评价的一致性标准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无类与个性原则,即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其发展具有独特性,因此不应当以一致的标准来对学生的发展评估,而应当以自然发展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优势的凸显;教师作为另一受评价主体来说,教师的绩效必然与评价结果相联系,这就使教师过分关注评价标准在教学中的体现,而较少的将精力应用于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情况的出现成为可能;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但同样也承担着招生任务,第三方评价的介入会导致学校“应激反应”出现,从而将长期目标划分为短期考评目标,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培养。

2.制约多元化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了六种多元智能,且每个学生的智能拥有状况与智能优势都有所差别,此理论构成了自然教育理念的基础,也是现代小学教育所倡导的,第三方评价的引入往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指标构建,这其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和教育学的精神,但第三方评价是由产品质量鉴定而来,其中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与人的发展鉴定存在本质上的差别,第三方评价是否能够有效评估学生发展,是否考虑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此阶段仍未有清晰答案。

3.第三方评价体系缺陷

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引入是为了保证教育质量评估结果的公正化与专业化,其中深刻的逻辑思维在于“管理失灵”,即认定学校教育的自身管理是无效的,只有从外界引入力量来共同管理才能够将学校教育建立在秩序之上,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学校教育正在有序发展,早已形成稳固的管理体系与层级,对教学质量评估也存在着统一标准,而第三方评价与教育的融合时间尚短,对于教育成果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还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此阶段第三方评价的引入只是在重复做学校本身所做的教学质量评估,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无法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专业化优势。

三、总结

总之,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与泛化教育的基础,其教育质量的优劣对于国民素质与人才的后期发展影响深远,在小学教育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是教育领域的创新,成为教育领域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但同时也应注意第三方评价在现阶段的不完善之处,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使第三方评价与教育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从而真正在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上发挥作用,成为教育领域的专业辅助。

【该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小学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运作机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313)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靳玉乐,李阳莉.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第三方评价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4(08):13-16.

[2]樊亚峤,靳玉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29-31.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小学教育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不同栽培措施对党参药材化学质量的影响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