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内地西藏班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实研究

2019-09-10 15:10方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图式

方琳

【摘要】  图式是认识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是联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和工具。写作的过程是主体将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经过意识的处理输出的过程。议论文因其逻辑性强、结构清晰的特点,更易于用图式来表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议论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构建议论文的图式、正确选择图式、灵活运用图式、不断构建图式的过程。

【关键词】  图式 建立图式 运用图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38-01

一、图式理论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中的图式是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题思想作为支柱的。作文图式的下位图式是记叙文图式、议论文图式和说明文图式等。其中,议论文因其逻辑性强、结构清晰的特点,更易于用图式来表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议论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构建议论文的图式、正确选择图式、灵活运用图式、不断构建图式、利用图式进行输出的过程。

二、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高三学生议论文写作实践——以上海市珠峰中学高中部为例

该校高三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情况:能够区分议论文写作与记叙文写作的要点,但是在论点的表述,论据的列举,论证结构,语言的组织运用等方面很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高三学生要在头脑中建立议论文图式,然后在写作实践中正确的运用图式。掌握议论文写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灵活运用图式,不断的同化建构图式。

1.配合运用正例与反例——建立图式

首先,我收集了2011—2016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评析》作为写作练习的题目,对题目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然后让学生当堂写作,将收集好的作文批阅分层。

接着,选取历年的A类卷作文10篇,将旁批、点评和结尾的评析删掉,每一篇都请学生逐段朗读,逐段总结评析,随着评析的篇数增加,教师的不断启发,学生渐渐开始能够抽象概括出每一篇作文的写作方法,找出每个题目下A类卷的共同点,提炼出议论文的写作图式。

2.科学地进行比较、修改——巩固深化图式

学生经过多篇作文的概括,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写作图式,然后我将学生习作分出层次,挑选有代表性的印发下去,让全班同学逐层点评:将习作中的优点加以点评,印证已建立图式的正确,巩固图式;将典型的问题加以点评,将每篇习作中最严重的问题进行笔头修改。

教师再次批改学生的修改,暴露的突出问题再次讲评,极个别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习作,教师对该生进行面批,如此反复。

在通过正例和反例的对比下来巩固议论文的写作图式,在反复修改和点评中来突显已形成图式的正确性,议论文的图式在学生不断修改和教师评析的中得到深化。

3.写作——运用图式

每个作文题目都有主训练点,每次修改同题习作都有分训练点,分训练点以主训练点为指向,修改的水平逐次细化、深化。例如:2015年上海作文题目: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对于这个题目,我的主训练点是论据的多元化多角度,第一次分训练点使用两种类型的论据,第二次分训练点是事实论据的多角度,第三次分训练点是事实论据的详略得当,与分论点、中心论点结合度高等。

每次不断重复上述的操作:讲评题目——当堂写作——A类范文逐段概括——总结图式——分层印发习作、点评、修改——讲评突出问题——深化修改——深化讲评。

横向来看:每篇新题目的写作都是以A类卷的写作图式为基础,纵向来看:每次新题目的写作都是以前面的训练点为基础。议论文的写作图式在横纵两个维度被不断强化,不断提取,不断扩充,逐层逐次深化、同化新的内容,建立新的图式。在下一次的写作和修改中,先前的图式成为一种背景知识或者说是认知结构,原有的图式通过每一次写作、每一次修改来同化新的内容,成为优于先前的新图式,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这种过程中逐步提高。

三、试误与反思

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有幸任教上海市珠峰中学高三语文。最初,我在作文课上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授,很多学生即便是能够将文体知识熟读成诵,然而还是不能够将其转化为写作技能,于是我开始反思。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就是强调操作性。关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议论文的写作技能更多是一种具有内隐性的心智技能,与操作性技能相似,但具有简缩性和内隐性,所以,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仅靠传授这种陈述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写作技能更是一种认知技能,是要通过确定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也就是确定一种作文的图式,然后需要有效进行分阶段的练习才可以培养出来的技能。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总建议提出: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所以,议论文的写作技能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

综上,议论文的写作技能要在写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构建议论文的图式、正确选择图式、灵活运用图式、不断构建图式的实践中形成。运用图式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中间环节,而不是最终的目标。在运用图式理论指导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会的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出图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图式,随着不断的实践,通过同化、顺应、筛选等方式构建完善新的图式,通过构建完善新的图式进行输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丰富自身。

[ 参  考  文  献 ]

[1]【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7.

[2]周丽娟.运用图式理论构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J].课程教学研究,2012(10).

[3]贺克春.运用图式理论指导作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3(34).

[4]李丰矿.运用图式理论指导作文形式创新[J].学语文,2007年(02).

猜你喜欢
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建构:小学数学教学的“助推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的图式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浅析
图式习得:来自数学学习的需求
英语阅读中的图式建构策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