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更好地学数学

2019-09-10 07:22汪兴柏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学生特点数学教学兴趣

汪兴柏

摘要:数学学习要适应每一个学生,激發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特点学习数学。好奇、好胜、爱表现是他们的共性,课堂上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数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学生特点  兴趣  数学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眼中的天使,他们聪明可爱,或许在教室他只是几十分之一,但却是父母的百分之百。课堂上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自然会爱上数学,去探究神奇的数学学习之旅。

一、好奇,让他们揭秘数学的奥妙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新奇的东西能给他们感知上的刺激,让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他们有“揭秘”的冲动,这种好奇心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并且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活动中。

笔者在教学“运算律”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88×125,37×65+35×65+65×28”。在上这堂课时正好学校教研组长随堂听课,课后他提议让笔者把问题改成“你能口算下面各题的结果吗?88×125,37×65+35×65+65×28”让笔者换一个班级再讲这个课。当时笔者心里很是不服气,心想:只有一字之差,教学效果就会有多大改变?数学又不是语文,需要这样咬文嚼字的吗?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笔者心不甘情不愿的把改过的课再上了一次。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果然不同于上次的课,课堂上学生感到很惊奇,参与度非常高。事后我才明白:他们认为这么大的数相乘,过去都是用笔算才能解决,口算能算出得数吗?这样学生就有了“揭秘”的欲望和冲动,事实上,学生接下来所探索到的,不仅是运算律的本身,更能产生对运算律神奇功能的由衷折服,可以想象,学生一旦在强大的好奇心得驱动下展开学习,便会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的每一根神经兴奋起来,使得思维高度聚焦,探索学习也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事”了。

二、兴趣,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盎然

人们常说,知之不如好知者,好知不如乐知者。本身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或情境让学生产生轻松和愉悦的感觉,尤其是带有实践性的内容。

在教学“百分数”时可出示古诗《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教师问学生这首诗里数字占总字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带有趣味性的学习题材中,学生自然会有兴趣,进而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趣味的一个好方法。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带学生走进微机室,鼓励学生采用电脑绘制圆形,并且让他们看看用圆能画出怎样美妙的图形,学生在电脑上用圆拼接出各种不同的精彩纷呈的图案。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掌握了在平移和旋转中一定要找准点这一重难点,还有的学生自己操作,把平移和旋转组合,编织成桥梁等画面。这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和实际操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编织出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学生乐在其中,难以割舍,教学效果极佳。教育家乌什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如果以兴趣为起点,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三、好玩,实践中学习真实的数学

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实践证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有时还与其他同学合作,动手动脑合作过程中兴趣盎然,这其实就是陈省身先生所说的“数学好玩”。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所谓的玩其实就是实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这比单纯的听和练来得更真实、更有效。

在教学中,我们碰到“球和正方体哪个滚得更远?”这个问题,就去让学生实际体验,这是学生玩出来;遇到学习体积的时候,学生在玩积木和堆沙中增进了对体积的理解。学生通过感性的“玩”,实践中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也为他们日后数学学习时进行分类、概括、归纳、抽象的依据,同时更是具象和抽象的互相转换。

我们知道,学生通过“玩”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所无法替代的。在教学《千米和米》的时候,我就把课堂放在了操场上。让学生现围着250米长的操场跑上4圈再回到教室,然后再告诉学生刚才他们跑的就是1000米,也等于1千米。通过这些动手操作、信息搜集和互相交流,比教师的讲解和单纯的练习效果好多了。

四、好胜,创造出异样的精彩

很多学生很好胜,爱表现,好胜心会驱使他们去创造。多年的教学,我感觉在随堂练习的时候学生的好胜心最容易被激发,所以,数学的随堂练习的题型老师要精心的设计,要留下弹性和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创造的欲望。

针对孩子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开始对问题的学习,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抢数”时,创设了孩子和老师比赛抢15的游戏,每人说1个或两个数字,谁最先抢到15,谁就赢。比赛的结果当然每次都是老师赢,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一定蕴含着某种规律。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我也要掌握这样的秘诀,这样的话,我就必胜啦!”

当然,练习课这样设置,会让学生喜欢:自己出一道题去考考同学;找一道好题明天与同学交流;这题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用自己喜欢并且觉得最好的方法去提醒大家。这样的做法,都能刺激学生争强好胜,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能让“学优生”不封顶地学,发展他们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困生”学会学习,不会因为学习而感到痛苦。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学生在对练习题进行深入的钻研的同时,想象自己将要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示,并赢得伙伴赞美的场景,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的。

五、大胆说,课堂更有活力

课堂只有老师一个人精彩的表演是传统的课堂,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我们现在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还给学生的课堂呢?首先教师要懂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退一半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高高在上,把知识以单纯传授的方式教给学生,以学生听懂为教学的目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真正的课堂应该还给学生,教师要尽量少讲,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稍微思考就会的少讲,超出标准的不讲”,让学生自己探究,并且一定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越清楚越好。如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这时教师导入后,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发他们急切地说明和辩解,探究后以积极、亢奋的心态参与讨论,甚至是辩论,这样比起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不言而喻。

新时代的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弥足珍贵。通过讨论、辩论,学生的思维激烈碰撞,学习起来更有活力,更有效果。

总之,我们作为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达到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为今后的学习奠基。

数学无比奇妙,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孩子们一道去探究,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猜你喜欢
学生特点数学教学兴趣
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探索与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独立学院商务统计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