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及其策略应用的综述

2019-09-10 07:22孟芬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5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孟芬

摘要:阅读一直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小学英语学科的视角,综述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理论基础,论述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策略  思维品质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变化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对英语语言国家来说,英语学科更多扮演的是一种育人的角色。同样,在我们非英语语言国家进行英语教学时,阅读课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主要途径,能够起到并且应当起到育人的作用。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课堂教学形式较单一,以应试教育为主,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其中不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行。近年来,许多地区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成效,逐渐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人与人之间能力差异的根本区别是思维能力的差异,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目标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方向,也是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教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授阅读时,通常的做法是讲解阅读语篇中的单词、词组,分析句子结构,将英语阅读语篇直接翻译成中文,这样的教授方法只是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上,知识的传授过多,不利于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根据语言学习规律,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对语言材料与语言实践不断积累和吸收。阅读不仅是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语感,全面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思维品质的提升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以及跨文化意识。

当前新课程改革指出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为学生奠定英语学习基础势在必行。

马剑辉(2008)认为,阅读课教学基本步骤为:浏览(标题、长度、插图等)、预测(内容、功能及问题结构)、快速略读、确认或修订预测、进一步预测、精读,简化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呈现“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

王伟(2012)认为,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是单位时间内接受信息量最多的行为;阅读有利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选择题材丰富阅读短文、短剧、故事、儿歌、诗歌等。

Grabe(2012)认为,在母语环境下,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积极态度和动机会随着年级增长而降低。

《小学英语教学法》指出,小学阶段读要求的一个重点是,读包括认读(词、句、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和拼读单词。一般来说,英语阅读能力是在听说的基础上得以培养,默读能力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得以培养。

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语言能力”指的是“听、说、读、看、写”五项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规定,英语教师要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成了英语教育者一直研究探索的高热度话题,但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的教师们时常流露出关于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困惑。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成为基础教育各界人士,尤其是教研、教学一线最为关注的议题和任务。

培养小学生具有推理、判断、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综上,小学英语阅读策略的探索、内容的遴选及能力的培养一直备受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运用KWL记录表,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尚比较少。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包含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阅读策略是一种灵活变通的阅读方式,因所要阅读文章类型和阅读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Wallace, 1992),是“一个有意识的、动态的阅读者与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Block,1986)。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阅读策略的应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为阅读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较多,其应用也较为广泛。本文仅讨论以下一种阅读策略——KWL阅读策略。

根据Donna Ogle研究,KWL是一种阅读策略,运用KWL表格指导阅读教学。 K指代Know, 代表 What I know,是学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识,W 指代 What I want to know,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想获得的新知识, L代表What I have learned,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是学生阅读材料后的总结。(见下表)

图式(Schema)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是利用获得已知方式对类似新知进行迁移和概括,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储存方式。人一生要学习大量的知识,是围绕某一主题联系起来的,并不是杂乱储存在大脑中的。图式理论包含: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结构图式(Formal Schema)。阅读的语言图式指学生自身已掌握的词汇、语法、句式等语言知识;阅读的内容图式指读者所具有的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阅读的结构图式指读者对于英语语篇的结构方式及其所体现的思维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结合图式理论分析“KWL”阅读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巧用关键词汇框架,灵活运用“KWL”记录表,明确教学流程,探究设计有梯度的阅读任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敏.英语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龚纯洁.浅谈KWL理念对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J].英语教师,2016,16(07):6568.

[4]劉浪飞.“KWL”教学模式凸显人文关怀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5(09):102103.

[5]王莎,柴红梅,徐万元.“KWL”教学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设计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2):3031.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