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上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09-10 07:22刘小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求知欲良好习惯

刘小艳

摘  要:本文从把握教学特点,抓住学生求知欲;课堂力求生动,不失数学趣味性;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拓展课外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求知欲;教学方法;良好习惯;课外拓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经过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把握教学特点,抓住学生求知欲

(一)多媒体教学,激发求知欲

1.在数学课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书本上的内容展示给学生,鲜活的图片、形象的动画和真实的声音,生动逼真,贴近生活,在情境引入这一环节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数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数学课上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要做到生动形象,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3.学生在做有理数的计算题时,可以利用课件展示题目,节省了在黑板上抄写题目的时间,而且可以显示每一题的计算步骤,用特殊颜色强调注意的细节,这样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多鼓励学生,激发上进心

现在的中学,刚上岗的新教师比较多,学生们都很喜欢,让学生喜欢数学课也很容易,但老教师在学生们心里就是严师,不愿跟老师交流和沟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距离。所以,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适当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有一定的物质奖励拉近距离,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哪怕只有小小的一点鼓励,都有无穷的力量,鼓励能让学生内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前进,他们学生便像中了魔法,喜欢这位老师,喜欢这门课,相信有这样的效果,一定不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课堂力求生动,不失数学趣味性

(一)巧妙引入

在开课引入时,可以创设情景引入、故事引入、复习引入、问题引入等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以对正数的加法进行复习,然后引入负数的加法,类比教学,再引入同号相加以及异号相加,然后安排一类型题目,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难度逐步加深,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结果,思考比较三种题型的计算规律,再进行归纳总结,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觉得数学并没有那么难,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生动教学

例如,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会怕极了应用综合题,在解题的时候就不能仅仅是教解题过程,也不能只求一个答案,教师在分析题目时,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重点信息,路程的题目可以画简图,把抽象的文字用简图描绘出来,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尝试简单化教学;也可以把解题技巧以及有些题目的规律分享给学生;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可能枯燥,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成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小组之间有竞争也有互助,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老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自信满满地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真情体验

学生做题时可能是在独立思考,也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体现了集体的力量,一般解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合作意識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学生自己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三、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多阅读

在数学上需要阅读的就是解决问题的综合题,只有几种类型,比如:路程问题、利润问题、工程效率问题、套餐问题等一系列方程问题,学生在做相关题目时较多学生都比较害怕,比较茫然,那么我们就要善于通过阅读题目找出相应的解题方法。能读懂题目,一切都不是问题。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

(二)细观察

在八年级,九年级的教材中几何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如,在教学“等边三角形”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三角形的图形,通过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方法从“边”、“角”等性质上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大胆分享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三角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三)勤讨论

例如,在学“绝对值”时,经过绝对值后的数一定是非负数,但绝对值里面的数有三种可能,|x|=a时,当a>0,x可以是正数也有可能是负数;当a=0,x=0。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比如电话、宽带的套餐问题,就要分情况讨论比较,能找出划算的方案。我们在上这一类型的内容时,一定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才能印象深刻,才能掌握方法,才能在更多的知识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四)会小结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只有经常强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知识点,才能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记忆深刻,学过的知识不容易遗忘。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体现出主体性。在学习上学生真正做到了自我,这个过程是快乐的,自豪的!学生对学习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感兴趣,强烈的想要成绩优异。

四、拓展课外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想要学好数学不仅仅只利用课堂教学,内容也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和练习册的习题,我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深钻,小组分工再合作,这一活动长久地进行下去,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能力,能挖掘出学生更大的潜质和可能性,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甚至夸张的说是着迷!

以上的内容是个人见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好新教材,培养出更多热爱数学的学生,其方法、措施是灵活多变的,还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求知欲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寄宿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把听众研究透:做好电台少儿节目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