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战略机遇观

2019-09-10 07:22李新市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李新市

[摘要]新时代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多种机遇并存是新时代中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我国城镇化正面临巨大机遇,我国科技创新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机遇与挑战共存于矛盾的统一体中,机遇大于挑战.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诸多战略机遇,我们可以大有作为。要周密部署.积极行动,确保抓住各种战略机遇.深刻认识各种战略机遇的特征.维护我国重要戰略机遇期,坚持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 战略机遇 重要思想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03(2019)01-0010-03

战略机遇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前景至关重要,如果抓得住,就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弯道超车,赢得主动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战略机遇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1](P2)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面临哪些战略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值得研究和深思。

一、多种机遇并存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2](P266)。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些机遇根植于深厚的现实基础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城镇化正面临巨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3](P590),我国城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重大战略形成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机遇。

第二,我国科技创新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每年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些都是我国科技创新赢得战略机遇的重要条件。

第三,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可贵之处在于促使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动各项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阔步前进。全面深化改革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协调推进,是最有说服力的行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3](P509)

第四,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新常态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表明,我国发展新动能增长强劲,将给我国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于增强我国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带来难得的机遇。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拓展了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的朋友圈;“一带一路”是多元的,涵盖各个合作领域,合作形式也多种多样。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都是很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过去是边缘地区,现在和周边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就会成为新的辐射中心,西部发展的机遇很大[4](P260),这对于实现协调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第五,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提质增效相契合,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够支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4](P292),我国对外开放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我们同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这是中国的战略机遇,也是世界各国的机遇。

二、科学判断我国面临的各种战略机遇

明确战略机遇的基本情形,对于我们抓住这些机遇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面临的各种战略机遇进行了综合判断:

第一,机遇与挑战共存于矛盾的统一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我国正面临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比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1l(P2)现在,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看待战略机遇,必须辩证地把握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

第二,从发展的大环境看各种战略机遇,我国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总的来看,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大于挑战。

第三,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我们抓战略机遇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和集约增长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新常态对于我们认识各种战略机遇、创新抓机遇的手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P81)

第四,面对诸多战略机遇,我们可以大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增强驾驭全局、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领导人民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可以大有作为。

三、掌握抓住各种战略机遇的对策

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面对各种战略机遇,要周密谋划和部署,积极行动,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一,全面认识面临各种战略机遇的标准,即全面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最大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一方面表明,过去我们抢抓战略机遇是成功的,取得了舉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号召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这就是判断我们抓住面临的各种战略机遇的客观标准。

第二,培育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抓住战略机遇的能力。要科学谋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周密部署,尽最大可能抓住各种重要战略机遇。要准确认识发展条件的变化,既顺势而为,又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危险为机遇。

第三,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在战略上,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收到明显实际效果。

第四,抓住我们面临的各种战略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持久和平。当前,多种战略机遇叠加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也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要持之以恒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精力把白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富裕,要依靠我们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2](P258)

第五,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机遇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要在推动互利共赢的进程中抓住各种战略机遇,通过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在维护战略机遇期的进程中实现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

我国当前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对的重大战略机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容应对,科学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精心组织实施,力争在重大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抓机遇的能力和本领,不负好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为中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