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2019-09-10 05:23胡燕琴徐国琴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教学

胡燕琴 徐国琴

摘 要:在基础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開英语课堂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探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则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索出一系列课堂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教学

一、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

最近几年我国连续出台和制定了一些有关基础教育的文件,譬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些文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和成长,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随着条款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家喻户晓。然而,尽管教育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素质教育的的效果还不称人意。整个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随后在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它指出立德树人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秉承的关键和立足点,素质教育体系要以此为依据来开展,并强调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现状,切实将核心素养真正的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充分发展个体的才能,也能有效促进社会的进步[1]。目前大部分教育专家都认可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涵括了语言、品德、学习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因素,影响深远。放眼国际社会,我们也无不发现,世界各国也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推行教育改革。由此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的当务之急,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影响巨大。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重要性

(一)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学习和运用不同的语言,可以扩展国际视野,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了解世界人民多元化的生活和文化习俗,为我们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还有助于我们客观的理性地看待世界。外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从个人层面来说,其主要目标是把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来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通过外语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心智,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促进民族的融合,实现个人的自身发展,促进个人的终生教育。这些都体现了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想顺利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必须精通外语,这是通往世界的桥梁,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掌握好外语还能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家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可保障国家的安全。

2008年韩宝成,刘润清教授在就曾谈到我们的基础教育,他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北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指出语言具有社会文化功能,能促进人心智的快速发展,外语学习具有极大重大的社会意义。外语学习不光是要提高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认知,促进对社会的深刻理解,这才是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2]。外语教师应该力求深谙目标语和汉语之间的形式及语义差别,了解造成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认知根源,这样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外语课程设置的整体目标过分强调实用性则容易造成学习者对于该学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理解。教育的目标便是围绕着人,以人的培养为目标。每个时期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人的素质和社会角色必然有所差异。现代社会中,中学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尤为紧迫。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改革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教学应从单纯语言教学转变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人发展的学科,在外语教育中融入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和发展。坚持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施外语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适用于基础外语教育,也适用于高等外语教育。

(二)何谓外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秉承国家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以“以德树人”为宗旨,立志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又要完善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外语教育要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于一体,促进人全面发展。教育部《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学生在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大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是基石,学生需要凭借语言来传达信息。文化意识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观念,通过对中外文化的了解与比较,提高民族的自豪感。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生有着自己的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前行和不断发展条件,学生通过调整个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四要素融会贯通、共同发展、互促互进,体现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素养,共同服务于英语课程总目标。英语学科与时代共同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语言教学的工具,它已经转变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人发展的学科。掌握外语学科,不再是狭义上满足交际的需要,它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开拓我们的国际视野,洞察文化的差异,品味文化差异带来的独特的韵味,体验多姿多彩的世界风情和习俗,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吸收他国的精华,促使我们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掌握好语言能促进国家参与国际社会、增强国际竞争力、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处理好国际纷争,参与全球事务,保障国家安全。”结合《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中国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的新境界即是:教师和各界教育工作者要把学习英语转变为通过英语来学习。通过语言学习来关注世界、培养创造思维,让非富多彩的世界走进课堂,在语言学习中领略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异域特色,满足学生的自我,成就学生的发展。总之,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它们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是对英语学科教育的美好展望和瑰丽的蓝图[3]。

三、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一)创建生态化外语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

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认为外语教学是统一的、能动的、可变的。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双方在不断地互动中进行交流与发展,它关注的是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动态发展。倡导生态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关注课堂各个因子的和谐发展,比如师生、教学资源、课堂环境等。生态化教学关注师生与课堂环境或者气氛的协调,注重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结合,具有双重属性。它主张各个因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课堂环境如课堂气氛、学习资料等同样制约或者促进课堂的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因而,有必要关注课堂环境,活跃课堂的气氛,挑选优秀的课程资源来教导学生。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对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把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资源,采用图片、音像等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促使他们以充沛的活力投入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出各种问题,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思辩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讨论并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比较中西方异质文化,让其领略文化的多彩,感受世界的多样性,把握各国不同的习俗和风情,促进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4]。

情境教学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模仿现实生活,惟妙惟肖地把课堂教学展现在学生视野中,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汲取知识、激发其学习的潜能。合适的情境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安排不同的情境。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空缺。譬如教师采取专题讨论、答疑解惑等形式,模拟虚拟化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体会到不同的社会交际规范,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巩固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二)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课后阅读活动

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这是对其课堂教学的升华和巩固,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养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巨大的语言输入有必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只有打开知识的大门,开拓学生的眼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涵养。因而,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适当开展课外阅读,阅读一些地道的英文刊物和报纸,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地道、專业的素材,同时也促进了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提供综合素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何进行课后阅读,促进其说与学的能力,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置不同的分层任务。针对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适当提高其阅读要求,并逐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意识性。其次,注重创新活动、挖掘创新的思想和点子,教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辩论、个人演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分析、全面的评价,破除传统教学的陈腐观念,估计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提高其英语素养[5]。

拓展课外知识,开办英语角、举办文化周、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拓宽眼界,阅读一些英语报刊,欣赏一些英文影片,促进语言使用能力,扩宽学生的眼界和国际视野。开展校本课程,编写《趣味英语》,举办英文歌曲、英语趣味竞赛等,增强学生的语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提升教师素养、加强继续教育

教师应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并扩展知识体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素养和自身的师德师风等。教师通过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思辨和分析能力。英语课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整合、渗透各类不同的文化知识和学科,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入世界,融入世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沿革要求自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对待学生要胸怀宽容的心态,要淳淳善诱,也要善于思考,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个性,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智能。只有提升教师素养,教师才能提升教学艺术,更好的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学,根据不同教材做出合理安排,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教学课堂的精髓,设计平衡和谐的课堂教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气质还在于自身的学识及内在的涵养。教师要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教师实施听课制度,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互相切磋,时刻充电,吸取优秀的教学理念和前沿思想,精益求精,充实自身的知识库,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学活用,把英语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加强个人人文修养,拓展文化知识修养,以师德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化的英语教师。此外,还要具备高桑德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要以身作则,对事物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人要有豁达的胸襟,努力教书育人,以实际行动来激发其热爱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关注学生个性禀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陶行知先生鉴于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中国教育现状,推行“真人教育”。“真人教育”实际上就是注重学生个性禀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长为符合自身特点的“真人”。从人文角度来看,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精髓,关注学生个性和才能,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和特点,以“真人”为目标,结合社会需求,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教学目标,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现状,培养具有社会能力和社会语言使用能力的“真人”,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发展创造性的思维方式[6]。学生可以开展辩论,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民主的课堂环境,培养其独立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鼓励学生去思考、去阅读;没有思考和阅读便无法促进个人真正地成长、真正地学习。通过一些英文影片,也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到中西方文化和风俗的不同,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方异质文化,参与国际交流,向世界输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五)转变评价方式,改革评估体系

摈弃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评价内容涵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从评价主体来看,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师生间的相互评价等。从评价内容来看,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的方法。过程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学环节的每个细节过程,同时着眼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特点结合起来,从而找到具体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奠定了教学活动整体评价的基础。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潜在的能力,把认知能力和学生的情感行为能力结合起来,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综合各个细节包括情感、态度、主动性等因素。结果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测试成绩和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完整的对教学过程进行比较中肯的评价,能够检验学生的语言学习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文化修养等。

此外,注重质与量结合的教师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课程设计实施、学生调查的满意度及公开课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设计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过程的安排必须有条有紊。同时教师也得再三反思教学过程,找出课堂的优缺点,以进一步合理优化安排好课程内容。再者,重视英语课程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開设某些选修课程,并对其进行考评,鼓励教师自主研发激校本课程,推进学校英文的特色教育。随机抽取听课并对教师上课进行考核,检查其教案材料,调查学生意见,通过这些方式评选出最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和科任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师的能动性。鼓励教师互相听课、观摩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尽量打造出本专业的特色品牌,彰显品牌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重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中学生英语知识能力情况,需要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把握情感素材,注重问题牵引,借助思维导图,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英语语种的生活化教育的乐趣和情怀,受到英文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促使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最终确保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严洁.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3] 周小勇.深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1).

[4] 周奕君.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4).

[5] 陈艳君,刘德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

[6] 李蕾蕾.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17,(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JXJG-18-16-11)

作者简介:胡燕琴(1979- ),女,江西樟树人,汉族,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徐国琴(1965- ),女,江西鹰潭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