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11:10朱锋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案教学资源数字化

朱锋

摘要:微课通常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下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以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对与微课相关的PPT、教案、视频的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微课;应用

微课通常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下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时间较短,通常为5~8分钟;二是教学内容少,一堂微课通常只呈现1~2个知识点,容量较小,非常适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对某一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下面笔者以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个人对微课的一些思考。

一、确定知识体系

通常,每节微课只介绍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一节单独的微课无疑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即许多人所说的“碎片化知识”。微课的本质是知识的一种呈现方式,其教育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将某个领域的特定知识内容传授给特定的目标人群,因此,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必须具备全面性。一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内容是否全面、完整,主要取决于设计者是否能够恰当合理地划分知识点,即如何对该门课程进行系统的微课设计。对于一门课程的知识点的精准提炼、划分、确定,是一组系统、全面、扎实的微课的良好基础。

二、确定知识点

确定好完整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就应该进行知识点的选择。知识点的选择取决于授课对象的年龄和学识层次的高低,小学阶段的微课设计,在知识点的选择方面,要求并不高。

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微学习,掌握大道理、大智慧。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低,接收能力弱,因此,教师在选择知识点时应遵循“图片化,简单化,少教化”的原则。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三、围绕知识点的PPT设计

微课虽然是很“潮”的一种教学资源,但其也有用传统的PPT来呈现的。教师在制作微课PPT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控制PPT的张数。当今,网上的教学资源浩如烟海,教师的PPT的张数太多,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与理解疲劳,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PPT的张数应尽量少,通常控制在8张左右。例如,笔者在设计微课“梯形的面积”时,只准备了5张幻灯片:第1张,显示该知识点名或者任务名;第2张,用简短的语言对知识进行描述;第3张,呈现围绕知识点所要完成的任务;第4张,与知识点匹配的能力训练;第5张,对该知识点进行总结。其次,PPT的背景应尽量淡雅清新,与内容无关的背景画面绝不出现。有些老师为了“炫技”,常在自己的课件里添加眼花缭乱的动画与图片,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聚焦于幻灯片的背景,反而对知识本体视而不见。

此外,微课PPT中出现的文字应尽量精简。如果PPT中的文字过多,学生会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阅读文字上,忽视教师的讲解,这样使教师的引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微课PPT的文字应尽量精简,让学习者一目了然,容易记住。教师在制作PPT时,将要点、难点、关键词或句展现即可,使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解的同时,能从PPT中一眼看出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围绕知识点的教案設计

围绕知识点的教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资料,教案中不仅应包含PPT文件中的所有内容,更应对原PPT文件内容进行细化与扩大化。例如,微课“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中不仅包含有PPT中介绍的内容,如知识点的介绍、知识点的应用举例、知识点应用训练,笔者还按照从简易到复杂的顺序增加了能力训练项目,并提供答案,以供学生选读或选练。当学生希望对微课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或在学习遇到疑问时,为了避免学生盲目查找资料而导致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翻阅”快速找到答案,也可以通过教案中扩展的能力训练,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微课中教学视频的设计

视频是微课的主要呈现形式。首先,教师在录制前应做好准备,对要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如脚本、PPT、动画、CamtasiaStudio软件等做好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版面简洁、格式规范,符合拍摄要求。其次,教师要控制课程的录制时长。通常,每门微课的时长应控制在5~10分钟,教师应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拍摄过程中,教师要统筹策划结合,后期制作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总之,主要知识点的微课应有字幕格式,视频要求声音清楚、构图合理、图像清晰,能展示教师的良好教学风貌,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境。

在数字化资源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通过对微课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微课所布置的任务,这证明了学生对于微课的适应力很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它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微课实践中应不断创新,寻找更为合适的运用模式,发挥微课的更大效果。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教案教学资源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触摸春天》教案
数字化起舞
《立定跳远》教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