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策略

2019-09-10 09:12黄方陈宗军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庭教育

黄方 陈宗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离婚率持续走高已经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了。因此随之而来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单亲家庭的数量每年卻在增加。对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小小的心灵经受了很大的波动,从而非常容易产生交际障碍、学习障碍、情感障碍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对于单亲家庭子女,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用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遭受的伤害,来缝补孩子心中那残缺的疤口,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

一个完整的家庭、温暖如春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健康人格的形成一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就是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港湾,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假如父母婚姻解体,或者是出现丧偶情况,这对于孩子来说,都将会失去一方的关爱和呵护,必将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创伤,甚至会使孩子对生活也失去希望和目标,进而对这个社会充满敌意,接踵而至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问题。毋庸置疑,在单亲家庭,父爱或母爱的缺失都会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形成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愈合的伤口。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各种心理现状分析

(一)胆小孤僻,多疑善妒

单亲家庭子女常常会过低评价自己,哪怕对一些只要稍微使点劲就能完成的事情,也常常会因为不够自信而轻易放弃,缺乏尝试的勇气。另外,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轻易拥有的东西,单亲家庭的孩子却不能拥有,后者就很可能将开始的羡慕转变成仇视心理,埋下危害社会的隐患。

(二)内向自卑,压抑冷漠

孩子总会在不知不觉间比较,当其感觉自己逊于别人家的孩子时,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因而做事就会变得怯懦,没有自信心,更不愿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他人,对于别人的关心也常常流露出淡漠、防备之感。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从人群之中脱离出去,走进自我封闭和孤僻的空间。

(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

单亲家庭子女有的可能由于缺少父母的教导,有的可能由于亲情的隔膜而不愿意接受新家庭长辈的教导,也可能新家庭长辈压根不管束他们,从小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心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受父母、老师的管束,心中没有他人。

(四)缺乏引导,生活无望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在正面引导下,自尊可以让孩子树立信心,明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然而,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来自家庭方面的正确引领,很难树立正确的三观。他们大多数会感到前途渺茫,遇到什么事都采用“无所谓”的态度来应对,在学习方面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五)充满怨恨,易躁易怒

离异家庭中的父母双方往往由于家庭矛盾而情绪失控,他们常常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流当中,使孩子整天处于惊惶不安中。这种生活状态极易让孩子产生惧怕心理和敌对情感,导致孩子在生活中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就可能产生冲动,因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烈,对他人的敌对情绪很明显。

二、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各种现状分析

(一)包办型

单亲家庭子女,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常常会包办孩子的一切,包括学习、生活,让他们失去自我思考和锻炼的能力,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雄鹰有搏击风雨的能力,那是在历练中获得的,孩子其实也一样,需要经过打磨,方能成才。

(二)溺爱型

对于单亲家庭子女,他们的父母往往为了让孩子拥有完整的爱,在离异或丧偶之后,会更加怜爱孩子,巴不得把满腔的爱都捧到孩子面前,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委屈,倾尽所有给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往往会养成飞扬跋扈、养尊处优的性格特征。与此同时,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吃苦精神,与同学不合群。

(三)高压型

有些单亲家庭的父母会把满腔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把自己全部的希望也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对待孩子往往会特别严厉,处处要求孩子超过他人,这就极容易造成孩子养成怯懦或者叛逆的性格。

(四)放任型

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或独自养育孩子的压力,无法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关注,他们干脆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散养”方式。这些孩子从小缺失父母的正确引领,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

三、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教师作为育人者,要像关爱其他学生一样关爱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与习惯,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方法。

(一)加强沟通,感受友情的温暖

我们要密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乏的是父/母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些鼓励。就算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提醒、一次真诚的赞美、一个会心的眼神,也将会在他们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可以抚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创伤,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人世间的温暖。

(二)驱除自卑,建立自信的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心思细腻,对事物敏感且缺乏信任,他们常常对同学隐瞒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要多给予他们善意的目光、鼓励的眼神,激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加班集体、学校组织的种种活动,让他们播下自信的种子,铲除自卑的心理。

(三)严加管束,去除顽劣的恶习

我们要用爱心去抚慰单亲家庭孩子受到的心灵创伤,却绝不意味着对其放弃严格的要求。不讲原则地放纵他们的行为,等于害了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长期缺少严厉的家庭教育,跟其他孩子比较而言,他们更可能会犯一些小失误。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要注意策略,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我们应该在批评他们的时候辅以一点鼓励,让孩子积极树立起祖国接班人的社会责任感。

(四)保护自尊,撑起灿烂的明天

教师要尽量从感情上给予单亲家庭孩子孩子以悉心的照料、爱护,呵护他们的自尊。我们都是成年人,知晓为人处世之道,应该避免在校内提到那些让单亲家庭孩子比较敏感的话题,为他们营造一个信任、温暖的氛围,给他们留一片灿烂的晴空。

(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孩子的教育如果单单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引领,肯定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特别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保持家校交流畅通更是极为重要。经过家校密切配合,教师既能够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情况,又可以对单亲父母做一些教育方法上的有效引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同抓共管。班主任可以同各科老师多加交流,且及时和家长取得有效联络。对于教育子女确确实实有难处的家长,班主任可以给予恰当的指导,更换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总而言之,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他们一定会顺利渡过心理低谷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吧,相信他们一定能越过懵懂,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王祖侠: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5(17).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小学六年级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透视与辅导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