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教学之我见

2019-09-10 17:43刘贺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散文语文教学

刘贺华

摘要:要“如何教”才能让学生独自鉴赏散文、读懂散文,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这也是语文教师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笔者认为,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文本解读能力,善于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其次要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自学,使其仔细揣摩散文中词语含义、品味语言精妙所在,最后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关注并联想文中提到的人、事、物。这样就能让学生读懂散文,读出散文的内在风格,感受作者内心所想,使学生在阅读散文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

关键词:语文;散文;教学

前言

随着散文在初中教材比重增加,散文要“如何教”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心中的难题,如何教散文?过去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散文时会常说一句话“散文形散神不散”。其实鉴赏散文是没有固定方法的,若想提升学生鉴赏散文能力,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加强文本解读能力,深入体会作者生活,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下面,笔者将以汪曾祺著名散文《昆明的雨》为例,谈一谈如何教会学生读懂散文,提升自学鉴赏能力。

1语文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并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授课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连接教师、学生、作品之间的桥梁。在学习散文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弊端,不要过于依赖参考教材中的注释,需不断突破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形成独特有个性的认知,然后将这种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通过文本对话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以往我们在阅读散文时,从文中直接找出作者表达内心所感的句子,或用词比较巧妙的语句,就以为读出了作者的真实用意和内心感受,没有认真深入解读文本,缺少思考和创设情境,这样的做法显然太过草率了[1]。例如,作者在《昆明的雨》一文中写到“我不記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按照常理分析,漫长的雨季定会使人内心烦闷,而作者却说了一句“不使人厌烦”,所以很多学生找到这句话,会认为当时作者内心所想就是不厌烦,其实这样的草率下结论是错误的。此时,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中抓中容易误导学生的词语,通过文本解读出作者真实用意,在为学生创设文中情境,分析出作者用意是想表明对昆明雨季那份特别的爱,再将文本解读的过程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创设“我”对昆明雨季那份爱的阅读情境。

语文教师要先突破自身文本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要指点学生发现和抓住作者内心真实写照,把分析过程与学生分享,再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加深理解,并让学生独立思考揭开其中的缘由。

2引导学生自学,反复揣摩文中语句含义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散文作品可以说是作者的一段生活经历,阅读散文的同时也是在读作者的回忆和生活。假如阅读过程中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就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2]。因此,我们要反复、仔细地揣摩文中语句含义,与作者拉近距离,亲身感受作者内心情感变化。

在《昆明的雨》一文中有多处记忆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变化。例如,文中描写昆明小街时提到了莲花池、小酒店、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绿釉的土磁杯、几只鸡、院子、木香花……这些景物是作者在昆明小街的深刻记忆,从文中叙述内容分析,“我”和德熙到莲花池观看陈圆圆石像后下雨了,随即进入小街内一家小酒店喝酒。但为什么作者从始至终都没有把德熙这位友人的形象和言语写在文章中呢?作者着重描写了当时记忆深刻的景物,这合乎常理吗?其实,我们在揣摩词语调动生活体验时,需将自己设身于当时场景之中,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是不想让这样静谧的气氛被破坏。试想一下,外边下着雨,闲来无事能和友人在小酒店中对酌,此种情景怎能不美?这样的场景和气氛,怎能忍心破坏?即便作者当时心中有些许的淡淡忧伤也一扫而空了。此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境,在文中流露情感地方做好批注,通过反复阅读,融入当时场景之中去体会作者的感受和生活,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阅读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变化,语文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独自思考,不断感悟当时作者所处情景,体会作者真实意图,试图让学生自行感悟作者情感,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作者内心距离,感触作者的内心所想。

3了解作者个人经历和作品所处社会背景,读出作品内在风格

教科书中大多数散文距离我们的生活时代比较久远,有些散文更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需要了解作者个人事迹和特殊生活经历,以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来分析作品表达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找一些同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时期作品,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更多个人经历,可以让学生读出作品内在风格,通常我们将阅读同作者其他作品称之为“群文”阅读[3]。

汪曾祺先生也有其他作品是回忆昆明生活的。例如,他在《昆明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映时春有雪花蛋,乃以鸡蛋清、温熟猪油于小火上,不住地搅拌,猪油与蛋清相入,油蛋交融……”学生在读这篇散文时,会感受到汪曾祺先生对昆明菜有一种特别的爱,会感受到浓浓的生活味儿,而这种生活感受在《昆明的雨》一文中也多次出现过。例如,“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是一种生活的味道,在回想起当时艰苦岁月能够吃到牛肝菌的心情,说明在汪曾祺先生记忆中那时候的生活是美好难忘的。

通过“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读出作品特有风格,对学生感悟作者内心情感和体会生活有巨大帮助,这也是群文阅读的好处。

总结

当然,鉴赏散文的方式、方法很多,无论语文教师采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揣摩文中词语用意,感受作者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此外,还需要关注教材文章单元主题,明确编者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找出适合自己学生鉴赏散文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周曾芹.关于散文教学内容的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9 (07):62-63.

[2]张爱萍.散文教学的三个梯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4):19-21.

[3]贾卓龙.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235.

猜你喜欢
散文语文教学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