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学困生

2019-09-10 13:04李秀香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组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因材施教

李秀香

摘要:关注每一个学困生,教师需要在组织教学上努力探索,吸引全体学生跟上师生交流的步伐。引导预习、合理分工、全员参与合作,多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关爱学困生的思想情感与知识接受。寻求算法多样,帮助学困生找到一种最简单最易理解的算法。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关注学困生 组织教学 合理分工 因材施教 优化算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激情燃烧”的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呈现了空前的生命涌动与活力:情境创设匠心独具;小组合作沸沸扬扬;自主探究自觉主动;自我展示彰显个性;多媒体课件五彩缤纷……课堂成了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快乐舞台。作为一线教师,在一味欣赏、赞叹学优生精彩表现的同时,目光是否惠顾到了没有“动”起来的学困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困生。笔者在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中,在对待学困生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组织教学,吸引活跃课堂氛围中的“局外人”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教师只关注活跃课堂氛围中的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溜号”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势必会造成更多自制力差的孩子也逐步沦落为学困生。因此,教师需要在组织教学上努力探索,吸引全体学生跟上师生交流的步伐。

1、走进情感世界,对学困生进行赏识与宽容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美国心里学家维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教师要善于走进学困生的情感世界,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他们的兴趣、激情,赢得他们的信任。

2、严格课堂纪律,规范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端正坐姿、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对“溜号”的行为该批评就批评,让学困生认识到违反课堂纪律是不道德的。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是构建民主高效课堂的保证,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肢体语言,对学困生进行暗示

对学困生的“溜号”行为,教师可在不影响全班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用眼色、手势或语言等,对学困生进行暗示。如可走到他(她)跟前,摸摸他(她)的头。再如看向他(她)停止、提高或降低讲课的声音。让他们在不被其他同学注意的情况下,按照教师的暗示,自觉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

4、展示教师素养,让学生折服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让学生不自觉地被自己的上课方式、讲课方法、情境创设、幽默语言等所吸引,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努力达到课堂的“无为而治”境界。

二、合理分工,调动合作学习中的“听众”

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的一种时尚与标志,已经成为我们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尽情翱翔在思维的天空中,学生们也“不负所望”,只要老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小组合作”,大家便投入热烈的小组合作中,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小组合作中,绝大部分都是学优生在唱独角戏,他们能力较强受到尊重,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而学困生只是充当了他们的“听众”。学困生时常在课堂中“滥竽充数”,思维也常游离于合作交流之外,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毫无兴趣,我行我素。仿佛小草长期得不到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而不幸沦为课改的“牺牲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策略。

1、引导预习,争取“笨鸟”先飞

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学生间的差异,作为老师既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想办法努力缩小这种差异,“笨鸟先飞早入林”的道理启迪我们提早引导学困生进行预习,提早为他们搭好合作学习的“脚手架”,从而保证他们能紧紧跟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步伐。

2、合理分工,争取全员参与合作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就要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使每一位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可做。这样既能保证学困生积极参与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使他们逐渐进步。当然分工时也要考虑每个学生对所分任务的胜任能力,尽可能的发挥学困生的最大潜能。另外还要在小组内形成主动扶持教学困生的氛围。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或参与中,特别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多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或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的目标,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因材施教,关爱自我展示中的“看客”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班级出现了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习好的学生更加优秀了,学习差的学生却更加落伍了。课堂上优生:“我認为怎样怎样…”,慷慨激昂。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己思维的大舞台,让他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而学困生呢?他们成了鲁迅笔下乖巧的“看客”,他们真正的动手动口往往是在为优秀生喝彩。为此,教师不能被优秀生的优秀表现所“陶醉”,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更多的关爱学困生的思想情感与知识接受。

采取策略:给足时间,切勿囫囵吞枣。学困生基础一般不扎实,接受能力也较差,课堂上所讲授内容大部分同学能听懂,但对他们来说也许还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脚步,让他们跟上思维的步伐。同时,因势利导,给他们充分“消化”知识的时间,使他们逐步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四、优化算法,关注算法多样化中的“空手人”

《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如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计算。

生1:

生2:

生3:优生灵活思维积极发言,尝试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而学困生或许对某一种算法尚能理解,但面对如此五彩缤纷、纷繁多样的算法,只能雾里看花——像雾像雨又像风,最后一种也不明白了。这样一来大量的知识就难以及时消化,仿佛小猴子下山,什么都想要但什么都得不到,最后“空手”而归,一无所获。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求算法多样的同时,要帮助学困生找到一种最简单最易理解的算法,让他们说说思路掌握起来,其他的可不做要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引领和提高学困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一潭死水要有风的吹动、石的击破才显出灵性,学困生也需要正确的激活法。教师只有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关爱每一个学困生,相信每一个学困生,鼓励每一个学困生,引导每一个学困生,视每一个学困生为发展中的人,每一节课才会成为全体师生交流的平台,每一节课才会成为全体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快乐的海洋,才能构建生命涌动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孙前华. 在自主学习中更应关注学困生[J]. 学周刊, 2011(21):66-66.

[2]郭延霞.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2):211-212.

猜你喜欢
组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体育课堂的探究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微
如何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中物理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