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就在这里

2019-09-10 07:22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生堂老孙专家

来到《养生堂》之前,刘婧一直在做综艺访谈类节目,已经很有名气。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帮助《养生堂》录制了半个月的节目。这半个月,对于刘婧来讲,真的是一辈子都忘不了。中医理论就像天书一样,仅仅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个字,就已经够刘婧背的了。

半个月的录制任务终于完成了,而《养生堂》节目组也喜欢上了这个甜甜的小姑娘。刘婧在2012年底正式加入了《养生堂》的大家庭。然而,真正加入进来,刘婧却发现:原本嘴皮子非常利索的她,在《养生堂》居然变成了不会说话的人。

刘婧是南京人,从小养成的语言风格就是语速非常快,加上综艺节目的采访也是需要很多的互动问答。但这些搬到《养生堂》的舞台上,却行不通。很快,就有观众提意见,甚至有些话很难听:“刘婧,你能不能少说两句,我们是听你说,还是听专家说啊?”

观众的批评,一下子把刘婧打蒙了!刘婧开始重新考虑她在舞台上的定位:主持人应该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一个是聆听,一个是串联和引导。《养生堂》节目的内容专业,在这个舞台上,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专家在表达什么,因为一旦走神,专家后面说的话可能会听不懂;同时,主持人一定要少说话,更多的时候是要让专家把知识点更好地表述出来。另一个改变,就是语速的调整。《养生堂》的观众都是中老年人,他们需要记录医学知识,说快了,观众听不清,所以需要主持人说话慢一点。

刘婧自己非常感慨,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在《养生堂》节目中学会了怎么样好好说话!”如今的刘婧,给叔叔阿姨带去的感觉,更多的是温暖。每天下午5点25分,刘婧都希望是开开心心地陪着叔叔阿姨度过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让他们感受到一份真诚、一份关心、一份爱。

我是谁?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最初,劉婧在与专家沟通时,给人感觉像邻家小妹妹,但对于观众来说,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向专家了解疾病知识的可信度就会降低。那么,要取得叔叔阿姨的信任,就不能用邻家小妹的口气,需要用严谨的求知态度来表达,需要有一个比较契合的年龄感。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拿捏,刘婧一直在摸索。很幸运,她找到了。如今刘婧的风格,恰好是叔叔阿姨最喜欢的程度。

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讲,主持《养生堂》节目8年的刘婧,已经算“半个医生”,或者叫医学顾问。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刘婧咨询一下,请她给出一个建议。

然而,刘婧从不认为自己是“半个医生”,她常自称为“江湖术士”。曾经她的一个好朋友,检查出HPV病毒感染。朋友紧张又害怕地找刘婧咨询,说:“完了完了,这是不是癌症,是不是要死了!”刘婧立刻安慰她:“这个不是癌症。女人一辈子,有很多次机会被感染这个病毒,你需要做的只是去医院,把数据给医生看一眼,根据医嘱积极消除病毒感染就好了。”因为在《养生堂》工作的原因,刘婧有幸接触到不少大专家,通过工作的日积月累,日常生活中,刘婧的朋友遇到健康问题时,总会向刘婧求助,她一方面给朋友“初诊”,另一方面也常给朋友“打气”,指导朋友积极治病。刘婧认为这才是对朋友最好的帮助。

刘婧说:“《养生堂》节目之所以成功,因为有底线,永远以专家为本!但是,对于专家来讲,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从简简单单的两次手术,就能说明问题。这两次手术,一次是刘婧自己的,一次是她妈妈的。

刘婧妈妈经历的是一个足踝关节的手术,是在南京当地的医院做的。那个专家水平很高,手术非常成功。刘婧妈妈对他赞不绝口!唯一令人遗憾的是那个专家实在太忙了,很难与病患家属进行详细沟通。

刘婧的手术则是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做的。说起来很巧,当时那个专家正好录《养生堂》节目,在录制节目间隙,刘婧与其沟通时聊到自己的病症,专家了解后,十分关注,说:“你必须去做手术,你现在还年轻,现在不做手术,以后怎么办?必须赶紧做。”录像现场,专家还给刘婧讲解了手术需要注意的所有细节。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手术之后第二天早上醒来,那个专家在百忙中抽空来看了她一眼,详细询问了病情,并叮嘱她好好休养后,再次匆匆离去。医生的仁心令刘婧十分感动。

这两次手术,对刘婧的触动太大了。刘婧感慨道:“医生并不是不想和病患及其家属好好沟通,只是他们实在太忙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养生堂》节目对于观众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能和专家面对面地聊天,让专家贴心地、专业地、全方位地给观众科普知识,真的太难了!《养生堂》每天的这一个小时的疾病科普机会,对于观众来讲,太难得了。因为没有一个专家有时间,可以和观众深入探讨某一疾病。《养生堂》节目播出11年了,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所有的常见病在这里都能得到最新、最权威的解读。”

基于自己的深刻体会,刘婧常会在节目中提醒大家: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医生的出发点一定是为患者好。因为没有一个医生希望自己在手术台上失败!没有一个医生会拿自己的医德去换取那些所谓的利益!医生永远会把治好病患放在第一位。所以当我们选择了这个医生,要尽可能相信这个医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互相配合,也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刘婧和导演老孙在舞台上,经常扮演夫妻,而且俩人还乐此不疲。这也给很多叔叔阿姨造成了误会。最逗的一次,导演老孙被邻居阿姨认出来,特别激动地说:“你不是导演老孙吗?你自己住这儿吗?刘婧呢?”于是老孙又开始“打假”,告诉阿姨他们是假夫妻。

刘婧非常喜欢录老孙的节目,因为彼此的默契,刘婧很清楚老孙的套路,老孙总会在开场设计一些小冲突,让现场能最快速地活跃起来,也让专家能很快进入状态。而且,每一个来《养生堂》节目的专家,都是与导演老孙经过深入磨合的,专家怎么说,导演老孙都清楚,也会将重点内容提前与刘婧沟通好。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听懂。

其实导演老孙只是整个《养生堂》栏目组的一个缩影。刘婧对《养生堂》整个团队,都有很深厚而敬畏的感情。曾经有一件事,甚至对她的主持生涯,都有很深远的意义。

这件事大概是在刘婧主持《养生堂》之后的两年左右。导播胡老师突然对刘婧说:“我觉得你最近的狀态很不好,你在采访专家的时候一直在看手卡,你没有做好准备,都不知道自己下面要说什么。”刘婧解释说:“我今天录了三场节目,实在记不住了。”胡老师说:“你现在的状态,如果继续下去,你的主持生涯很可能会停滞不前!你不会再有成长空间!”这些话说得很重,也警醒了刘婧。虚心求教后,胡老师说:“你要把你每一次录像,当作是最后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机会!我在电视行业工作这么多年,看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哪一天,突然领导就会告诉你,你可以退休了。到了那一天,你能不能做到,即便今天被领导说你可以休息了,也并不后悔自己哪期节目没做好!”

刘婧当时特别受触动!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有可能会是最后一次录像。所以从那天开始,刘婧就督促自己每一场录像都要做到最好,尽可能地好!

在录制《养生堂》十周年特别节目的时候,令刘婧印象很深的是,最后录制口播环节。栏目组所有人已连续熬夜两晚,而且当时已是凌晨4点,尽管所有人都累得精疲力竭,但仍须完美地完成最后的节目录制,所以刘婧必须保证自己在电视上呈现良好的状态,她清晰地记得,当那一大段口播没有一点磕巴地顺利录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导演看到刘婧,说:“婧儿,你录完口播下来的一瞬间,感觉身体仿佛被掏空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刘婧皮肤上过敏长痘儿,在脸上特别明显。请了一周的假,结果没几天她就回来录像了。因为刘婧发现:不在《养生堂》的舞台上,整个人状态都不好。而无论自己的状态多不好,就算是跟爱人吵架了,跟家人吵架了,抑或是生病了,无论什么样的负能量,当她与导演老孙对稿开始,当她站到舞台上的那一秒开始,所有的不好都没有了,变成了最开心最享受的那种状态!所以刘婧觉得这个节目给了她太多的正能量,非常美好!

刘婧坦言,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那么热爱一档栏目。但《养生堂》让她完完全全地爱上了,而且是那种每天都在增加的爱!

如果现在有人让刘婧放弃《养生堂》,她会坚定地说不!除非领导说:“刘婧,《养生堂》不需要你了。”否则,自己绝对不会走!因为这个节目带给了她太多的东西,让她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和爱!而她的爱,也在这里。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养生堂老孙专家
一个巴掌 一个拥抱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白描绘形象,细节显真情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BTV养生堂栏目《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养生堂》栏目组碎碎言
老孙的茶
陈赛 2018陪伴《养生堂》继续成长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