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课堂”之我见

2019-09-10 07:22杨军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差距教育资源课程

杨军

“成都七中的网络课程”成为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在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与造势下,许多人把当前中国教育公平的希望寄托在了那块屏幕上。因为这种网络直播课程给偏远的山区学生送来了一道希望之光,让那里的孩子们有了窥探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让传统的课堂教学变了模样,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有些人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实施有效教学。而坐在网络直播教室里面的学生,只能接受屏幕传来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参与课堂互动,即便是自觉主动地参与了,也不能及时反馈到授课教师那里。那么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呢?究其原因,我以为是这些孩子和成都七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同一个层级上,所以产生了共鸣。

然而网络课程直播不能保证所有观看的孩子都正好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學生只要在听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上有卡顿,都会影响孩子们接下来的听课体验和最后的听课效果。有人说,都是同年级的学生,最近发展区怎么会不一样呢?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阅读量都会影响对新知识的加工和理解。比如,20年前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作文题是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片是公交站牌,这个场景对于在城市生活读书的孩子来说可谓是司空见惯,但是当时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县城根本就没有公交车,孩子们从来没有乘坐过公交车,这篇高考看图作文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就很不合适。再比如,现在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引入科幻小说、VR眼镜等教学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看起来非常非常高大上,但偏远地区的孩子看后只能是向往、崇拜,并不能让孩子们学会新知,因为孩子需要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的案例。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广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和推广。笔者认为,网络直播课堂是那道打开农村孩子眼界的霞光,而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要想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让偏远地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需为农村教师搭建平台,并通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和一线名师实地培训和课堂远程指导,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其“造血”功能和“助教”水平,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众所周知,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不公的背后是城乡差距、家庭差距、教师差距、学校差距和学生自身的差距。“网络直播课堂”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直播教学确实有效果,值得尝试。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钟家庄办事处回军社区钟家庄教办)

猜你喜欢
差距教育资源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自行车的发明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