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背诵: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

2019-09-10 07:22陈映群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背诵课文自然段板书

陈映群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语言积累是学习语言表达与运用的基础,而背诵又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畏惧背诵,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背诵课文的有效方法,他们对背诵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机械的、死记硬背的程度上,以至于不想背诵,或者在背诵的时候,这儿丢一句,那儿少一句,背诵效果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背诵现状,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呢?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一、以分割促背诵

“分割背诵法”是指在背诵课文的时候,教师根据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把一篇长课文或者长段落分割成几个小部分,以便于学生分别熟读记忆,直至完成整篇课文背诵的方法。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提出了背诵课文的要求。这篇课文总共有6个自然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想一口气把课文背诵下来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分割式的方法进行背诵。具体来说,先让学生在第1自然段的背诵中明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接下来再背诵“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各是什么样的,最后再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对学生进行背诵指导,有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了学生的背诵质量。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合理地对其进行分割,可以将长课文化为短课文,把大段落化为小段落,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厘清句与句,或者段与段之間的关系,降低背诵难度,提升背诵质量。

二、以透视促背诵

所谓“透视背诵法”,是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在对文本意境有一定感受与体会基础上的背诵。这样教学,表象与具象结合,情感与记忆交融,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积累语言。

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篇幅较长,为了使学生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背诵下来,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布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明白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清楚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厘清文本的线索。基于这些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先明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再想想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在这个背诵方法的指引下,第1自然段主要讲小兴安岭总的来说有什么特点,接下来第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是什么样的,最后总述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充满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描述,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透视式的背诵中,学生在背诵前对背诵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背诵的内容在心中一目了然,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背诵内容进行安排,从而达到高效背诵的目的。

三、以感染促背诵

所谓“感染背诵法”就是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熟悉与了解的基础上,教师以特定的语言描述,抓住文本中可以触发学生情感的句子,点燃学生想象的导火索,再现文本意境,促进学生理解记忆的一种方法。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调动视觉表象、展开空间想象等方法,引领学生在想象中积累语言,可以结合文本语言的描写,引读“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样的引读形式很容易感染学生,于是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读了起来。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再接着启发学生,不用看课本,你能想象出春天的样子吗?“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就这样,在教师声情并茂的引读中,学生也不由得被感染,在他们的头脑中不由浮现出了小草、野花、树木的样子,并自觉地背诵起来,他们神思驰骋,记忆起来印象自然特别深刻。

学生特别容易被感染,在教学中,当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或者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话语对学生进行背诵引领的时候,他们学习的情绪会倍加高涨,进而达到在无形中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以归纳促背诵

“归纳背诵法”是学生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归纳式背诵中,学生们经过对背诵内容的罗列,对需要背诵的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有助于背诵质量的提升。

1.借助板书归纳背诵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板书内容大都是文本内容的浓缩与精华。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背诵指导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照板书,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与整合,以帮助学生们背诵。如在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教师的板书可以这样设计:

19海滨小城——热爱家乡

海滨(大海、沙滩)

小城  庭院:树多、叶香、花美

公园:榕树大、叶密

街道:干净

(整洁美丽)

有了这样的板书作为凭借,学生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就会更加轻松自如。

2.表格式归纳背诵

表格具有醒目、直观等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运用表格归纳引导学生背诵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背诵难度,提升背诵质量。如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在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表格引导学生背诵。(如下图)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借助表格进行背诵,可以把纷乱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快速背诵,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言的积累奠定基础。

五、以插图促背诵

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将抽象的语言用形象化的图画表示出来。在学生背诵课文的时候,运用插图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插图来指导学生背诵。在教学课文以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背诵。这样教学,有了图中植物传播种子时的具体样子,学生背诵起课文来就会更加轻松。

六、以关键词句促背诵

重点词句是课文的支架。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背诵课文的突破口,有效降低背诵难度,提升背诵效率。

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在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抓住“五彩缤纷”一词引导学生背诵。可以先让学生把第一句话“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读一读,并想想其他句子与这个句子有什么关系,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文中描写的银杏树、枫树、果树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变得形象起来。这样一来,有了关键词句做基础,学生背诵课文也就更加轻松自然如了。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文中优美的句段或者典型的地方背诵下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背诵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背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白沙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背诵课文自然段板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秋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浅析背诵课文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高效背诵
美丽的秋天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