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

2019-09-10 03:12黄志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生物策略

黄志明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促進师生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而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针对问题提问的时机要把握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对问题要进行精心设计,将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好提问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达到课堂提问的效率,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一、精心设计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第一,问题要设计有趣。由于高中生物的相关知识内容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适当将一些奇闻趣事或是直观材料等加入到提问环节中,而新颖有趣的问题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保持兴奋的状态,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其思维得到创新,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鸡蛋卵壳膜进行实验的设计,将淀粉溶液注入到卵壳膜内,准备一盆清水加入碘液,随后将卵壳膜浸入其中,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清水能变蓝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趣地实验,在问题的引导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能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不一样的感觉。在这样的方式下,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生物课堂提问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第二,巧妙地设计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提问,教师应当挑选合适的时机进行,在学生思维受到堵塞时,能够通过适当的问题巧妙设疑,让学生能借助思考问题从而疏通思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这一课程时,学生对于脱水缩合反应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学生对相关设计是一知半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随后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合作、互相解答各自的疑问,随后教师再进行提问。比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氨基酸分子,对学生提问:可以将那两只胳膊分别看成什么呢?小组间的学生能不能互相将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演示出来呢?学生充分了解脱水缩合反应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氨基酸形成肽链时,数目是多少?肽键的位置?产生的水分子有多少?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有变化吗?是如何变化的?并且产生的数目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而这样巧妙地对问题进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使得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新奇和其中的成就感。

第三,精妙地设计问题。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问题的设计时,要抓住关键点,也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不能太过于随性,若是教师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计问题,容易使得教学重点偏离,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例如,在讲解《肺炎双球转化实验》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提问:S型菌和R型菌的差别在哪里?将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为什么小鼠能存活?注入灭活的S型菌为什么小鼠不会死亡?而一起注入灭活S型菌和活的R型菌,为什么会导致小鼠死亡呢?这说明了什么?相互铺垫的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逐渐地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基因分离定律》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是单眼皮?父母是双眼皮的,为什么生出的孩子会是单眼皮的?这样具有现实意义的有趣提问,能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的知识。

二、注意提问时机,达到有效的提问效果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注意提问时机的把控,并且问题的提问要在知识点过渡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是教师采用跳跃式的方式进入到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模糊教学重点,同时会让学生出现不适应和茫然的感觉,对于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由学生从旧知识开始过渡,通过提问的方式切入到知识的中心,从而逐渐过渡到新的知识点内容,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在学生思维出现阻碍的情况时,要及时进行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某个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相差太大,在跨度太大的影响下,使得学生思维无法进行运转,而在此时,若是教师能够把握住时机进行提问,将这作为难点和基础知识点间的一个过渡和跳板,这样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硬讲”要好得多,也更利于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从而起到提纲提要的作用,让学生对课上的问题研究有大致的了解,包括研究了什么问题、怎样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原理和结论等等。而小组成员能够通过问题的帮助而转换思路,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都表述出来,同时也能倾听其他同学的看法,做到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标志重捕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问题:取一小罐黄豆,一只空罐,一只标记黑水笔,在这三种物品中,如何模拟出标志重捕法的原型?这样的方式,就是教师先提出一个大的问题,而学生则在不断的操作中不断地转换思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期间,各个小组的成员均使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所理解的原理阐述出来,而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进一步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为了学生日后的顺利发展,每个教师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和提问策略,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而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鞠大鹏.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20):111.

[2]王天成.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40):163.

[3]时玉华.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优化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11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生物策略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