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书写滩涂变沃土的传奇

2019-09-10 06:25毛思洁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慈溪市慈溪开发区

毛思洁

/聚集生产要素承载高效产业///

浙江山多地少,要找到一块千亩连片的土地,可谓不易。而在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有着令人惊叹的图景——15.5万亩广阔田野形成27公里的农业带,宽阔的道路通往田间地头和现代化厂房,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算得上浙江省集中連片规模较大的现代农业综合区。

是什么让曾经的盐碱地成为如今的“米袋子”“菜园子”?

科学谋划是首要因素。2009年,慈溪市成立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专门负责产业园区域开发建设,并成立国资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运营。创建产业园以来,慈溪动员全市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考核机制,营造建设氛围。十年的巨大建设成就印证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只有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才能确保产业园建设长久推进。

“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这样的语句不仅出现在园区的宣传手册里,也贯穿在慈溪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中。

一枚鸡蛋就藏着慈溪现代农业的精粹。400亩的养殖区域内,培育着25万羽小鸡的3幢小楼与可容纳75万羽蛋鸡的9幢鸡舍毗邻而立,鸡舍内饲养设备有序运作,从蛋鸡喂养到鸡蛋采集再到产品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

这是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每天上演的智能养殖场景。据了解,像正大蛋业这样的现代化种养项目在慈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遍地开花。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20家,注册资本累计18亿元,形成了4万亩优质粮食和9.1万亩精品果蔬两大主导产业以及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格局。

/科技驱动农业变革///

科技始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全省规模最大的蟹味菇、白玉菇生产基地——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给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的力量。

菇房内,白茫茫的雾气氤氲弥漫,在每层栽培架上方蓝色光源的柔和映照下,宛如一个奇幻世界。“这是高达90%的湿度所造成的。” 该公司副总经理周琪介绍说,这里模仿野外生长环境来培养白玉菇,包括光照和雨水,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也都通过数字设备严格控制。

在大自然,菌落跟笋的生长一样,要先在地下捂三四年,然后才是生长期。但在最优质的模拟环境下,从形成菌落到生长,整个过程缩短到105天。

“产业要兴旺,农业要高效,科技是驱动力。”慈溪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为发挥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园成立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沧海慈湖农创客基地、国际食品研发中心三大创新驱动平台,新引入12家科研单位和16个专家团队,建立“一园多平台、一企一院校、一项目一团队”的“三合一”科技支撑体系。在技术、人才、项目要素的综合推动下,农牧结合、稻渔共生、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模式得到有效推广,2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清洁田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拥有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

/积极探索农旅一体化///

去年以来,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对新慈湖南岸盐碱地进行试验种植。目前,这片土地种有50多种经济作物、观赏性花草、耐盐碱乔灌木,其中油菜花—油葵—百日草轮作复种面积约500亩。“盐碱地种上花卉植物后,不仅提升了颜值,改良了土壤,还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为给园区锦上添花,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还实施了新慈湖南岸耐盐植物试验种植工程、盐生植物试验科普基地景观提升工程。经过一年精心打造,新慈湖南岸衍生植物科普园面积已达1500亩,形成紫色花海、金色葵园、风吹稻浪等特色景观。

“四季有花,步步成景”既集聚了人气,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在花海及其周边区域种有油菜花、油葵、西瓜等作物,与观赏性花草相互映衬。“今年油菜花节,园区吸引2000多名游客前来赏花。6月,我们还举行了首届西瓜节,提升了园区盐碱地西瓜的知名度。”开发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到滩涂看水波粼粼、海鸟飞翔,去果蔬园享受采摘乐趣……近年来,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理念,深耕农业观光休闲领域。凭借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优势,开发区将设计“农业生产体验”“千亩花海观赏”“环湖休闲骑行”3条旅游线路,打造一个集采摘、观光、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大观园。■

猜你喜欢
慈溪市慈溪开发区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何方俊 徐依涵 管欣恬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我的好妈妈
张思宇 吴言蕾 周灏齐
慈溪山水
慈溪市近十年酸雨变化情况分析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古灵精怪的他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