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位一体打造都市农业集聚园区2.0

2019-09-10 06:25刘怡然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水稻

刘怡然

九月的古林镇一片绿意盎然,大块平整的农田将村子分隔开来,青青的蔺草在田地里肆意向上,生机勃勃。“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创建名单。”古林镇农办主任陈奇雄介绍道,作为一个集科技、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园区可谓包罗万象,既有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又有自然农业综合体试点项目,还有湖泊河景观休闲带、历史文化名村可供游玩。如今,古林镇以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引擎,正迈入农业高速高质发展的快车道。

/机器换人让农业高质量产出///

开阔农田的田埂上、田边,经常能看到一个个“田间管理员”——用栏杆围起来的类似小型气象站的监控站(点),内部安装了摄像头、太阳能电板、远程式虫情探照灯、气象观测仪等仪器设备,能自动精准采集气象、田间土壤、水稻生长等数据,这就是数字农业园区的“秘密武器”。此外,农田里还配置了联网杀虫灯、虫情测报设备、墒情测报系统、农机高精度自动作业与无人驾驶高精度导航系统等各类仪器设备200余台(套)。

“数字农业园区以粮人粮机为核心,进行数字化改造,投资达到2500万元,同时配套投资2500万元。” 陳奇雄告诉记者,2017年4月,原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落户古林镇,建设总面积10900亩。“试点项目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在古林镇建立完整的水稻优质高效精细化种植技术体系,建立车载天空地一体化农情监测与决策平台,构建农业物联网。”

目前,规模化水稻种植数字化技术集成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数据服务中心、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和催芽暗室都在陆续改造建设。“目前数字农业已初具雏形了。” 陈奇雄表示,等项目完全建成后,水稻生产耕、种、收、烘、植保等环节预计机械化水平超过95%,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程度将大大提高,劳动力用工成本可减少10%,节水10%,减少肥料施用8%,单产提高2%。

农民只要在移动终端前分析系统传输的数据,动动手指,就能精准进行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稻田精准养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实现远程农机调度,由无人机完成育秧、种植、灌溉、收获等工作。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助力,水稻种植从一粒种子开始,到育秧、插秧、生长、收割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全程在电脑的监控之下。

/生态循环让农业可持续发展///

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古林镇中心区,域内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发达,包括南新塘河、照天港河、集士港河等十余条主要河道,农业废水的排放问题不容小觑。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提升园区农业抗灾能力,生态拦截沟已在这里开挖。

“生态拦截沟利用实际地形和已有建筑物进行建设,不仅减少了工程量还节约了资金。” 陈奇雄说,“多想一步,多做一步,建设现代农业园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农业种养多带有掠夺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尽量做到生态系统循环的平衡。”

天胜农牧作为自然农业示范区,是古林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的一张答卷——构建大型种养紧密结合综合体,形成闭环式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新猪场,在原有的发酵床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打造智能化猪场。旧猪场存栏量有限,有机肥不够现有种植面积使用。”天胜农牧相关负责人华佳宁告诉记者,建成后的猪场占地60余亩,规模达到存栏1万头、出栏2万头,能够实现园区有机肥的自给自足。

物资循环利用系统、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系统、生态平衡系统三大循环系统在天胜农牧形成稳定闭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利用自然的循环生态系统,饲养家禽、种植应季蔬菜和瓜果,这种原生态的耕作模式,最大程度运用了自然的力量。“例如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系统可以24小时不停运行,满足园区用水需求,既不需要从外面引水也不向外排放农业废水。”提到园区水循环系统的运用,华佳宁充满骄傲。

/农旅结合让农业附加值增长///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不仅仅是种好粮食这么简单,如何增加粮食的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也需要统筹布局。

“为了更好地进行农旅结合,镇里根据每个村不同的特色进行规划。”据陈奇雄介绍,蜃蛟村是水稻主要种植区,1973年,蜃蛟村西南芦家桥遗址中发现有稻谷种植的遗迹,这是河姆渡文化圈层的重要补充。“千年古村看蜃蛟,传统米食芦家桥”,说的就是蜃蛟村的“米史”。从2015年开始,这里就每年举办米食节,深入挖掘米食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同时,米史馆在这里悄悄扎根,米食初级加工厂也将陆续落户,用地道的手工做法,还原舌尖上的乡味。

不远处的前虞村水系发达,四面环水,环村河照天港河进行了河道景观提升,将打造一条富有田园风光和水乡古村韵味的景观河道,成为联系周边古村、稻田、草田、果园的廊道,作为展示当地草席文化、虞氏文化、孝义文化的窗口,助推当地数字农业、观光农业、蔺草工艺品制造、文化旅游的发展。

“西洋港村以航天农业为主题,航空试验田还在建设中。”对于即将到来的乡村巨变,陈奇雄侃侃而谈,“配套的农家乐及民宿打造也提上了日程,我们不仅要吸引游客来,还要让他们留下来。” 凭借自身资源和特色,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让古老的村庄在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中找到新的立足点,打破固有农业产业框架,带动农民增收,真正实现都市农业一二三产的融合。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园区水稻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水稻种子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