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门镇:日隐蓊郁外,河明闾井间

2019-09-10 06:25刘怡然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河道污水绿化

刘怡然

干净的道路两旁是高大的行道树,行人在炎热的天气也能偷得一份清凉;清澈的河流绕村而行,间或有小鱼从水中探出头,晕开一个个水圈。若是碰上天气晴朗,一抬头就是蓝天白云,“美颜”效果加倍。生态环境好是很多人对于泗门镇的第一印象。

泗门镇地处宁绍平原中部,素有“名邦之源”“阁老故里”之美誉,是一座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浙东古镇。全镇总面积66.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目前已成功创建了首批“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最美乡镇”,入选2014年度“治水美镇·浙江样本”50强,连续获评2016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并先后取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优秀乡镇”“国家级生态镇”等十多个国家级称号……一连串荣誉的背后凝聚了泗门人建设生态文明的智慧与汗水。

綠树成荫建设森林城镇

“泗门镇是省级园林城镇,城区绿化养护面积达137万平方米,去年绿化覆盖率为3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平方米。”泗门镇市政中心副主任胡黎锋向记者介绍,该镇近3年的目标是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镇。

作为一个平原乡镇,泗门镇始终把提升农村软环境作为美化村庄的重要抓手,以洁、序、美为主要目标,以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和“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创建为有效载体,努力打造天蓝、地净、水清的农村宜居环境。结合乡村绿化,推进公园、绿地、绿化带、环村林建设。目前泗门镇已建成汝湖公园、滨江公园、古塘公园等镇级公园5座,村级公园19座,绿化景观带7处,环村林106公里,实现宁波市级森林村庄全覆盖。其中,最大的镇级公园是今年正月十五投入运行的全民健身中心,占地180亩,总投资1.8亿元。

泗门镇通过招标确定6个专业绿化养护公司进行绿化养护,建立30人的专职绿化养护队伍,负责全镇137万平方米绿化的日常养护。“我们会定期给绿化一线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还专门聘请了一名绿化管护监督员,每天对绿化养护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胡黎锋表示。“数字市政”和“四个平台一张网”也在绿化巡查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并保留台账资料,对各类问题进行限时结办,截至目前办结率为100%。

“在主要道路上放置鲜花花木箱,在全镇主要河道种植水生植物,在滨江小区的围墙上增加垂挂式花钵,在汝湖公园的水池沿岸种植水生植物等立体绿化的开展,是我们不断创新绿化形式的探索。”胡黎锋对城镇绿化情况如数家珍。此外,泗门镇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去年共开辟植树基地3处,组织义务植树约1500人次,种植各类苗木1.2万株。

行政村的绿化种植养护则由本村负责,每年轮流进行绿化补种。去年,小路下村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村年均投入绿化经费20万元以上,种植以珍贵树种、彩色树种、乡土树种为主的绿化美化树种。如今,小路下村绿化覆盖率达40%,道路河道绿化率达95%,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村内乔木树种近20种,乔木种植株数比例达到80%,村民庭院绿化比例达到90%,企业园林化40%以上,一派“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好风光。

碧水微澜美化水系环境

泗门镇河道密布,现有河道106条,其中市级河道2条、镇级河道29条、村级河道75条,深化“五水共治”势在必行。“目前,全镇已建成污水主干管网81.7公里,两个县控断面和15个劣Ⅴ小微水体全部销号,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提升。”泗门镇农业农村办主任杨伟斌介绍道。镇里投入资金逾3亿元,大力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畜禽养殖场整治等工作,引入第三方检测公司新增的32个水质监测点位,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同时健全完善“河长制”,对镇级、村级河道建立了河道档案,设立了公示牌,集中开展河道“三洁九无”治理。

同时,以“五水共治”为契机,泗门镇投入1.4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民生实事工程,通过铺设生活污水管道,使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纳管或终端处理后达标排放,从源头上改善了河道水环境,优化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小路下村是宁波市平原地区首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2012年,该村作为试点进行治理,许多老百姓无法理解,认为生活污水处理没有必要。“我们那个时候到处做工作,去和老百姓科普生活污水处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小路下村党支部书记沈福灿说,以前村民习惯使用“三格式”化粪池,觉得最后溢出的水虽然有味道但也不脏,排入下水道也很方便。“但厨房、庭院里的污水都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了下水道或者河道,一到下雨天,雨水一冲,环村河上就会漂浮很多垃圾,污染了河道,破坏了水质。”

沈福灿认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立足点高,非常值得尝试。通过不断做工作,他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治理工作开展一年后,2013年,每家每户的化粪池用生石灰处理后填平,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终端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村庄里的蚊蝇数量大大减少,河里的鱼虾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人口密度、村庄跨度划分,全村共有7个污水处理终端分布在不同的地块。”谈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带来的改变,沈福灿十分感慨,“现在村前200多米的河道旁钓鱼人数有100多人,这可是以前看不到的场景。还有四塘横江小路下段,如今也风景独好,我们还想尝试创建市级最美河道呢。”

除了水系治理,泗门镇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下了苦功。例如,组建市政公用服务管理中心,运行“数字市政”平台对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采集。农村环境保洁实行“垃圾直运”模式,减少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真正实现“一把扫帚扫城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并在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争创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泗门镇大力优化城乡宜居环境,以生态美带动发展美、乡风美的建设,推动全镇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小城大跨步前进。”对于泗门镇的未来发展,泗门镇镇长蔡亚红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河道污水绿化
弯道之妙
污水罐坍塌
撮粮之术(下)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北污水厂中应用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黑皮游戏大迷宫
污水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