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基本 抓创新 走出农民增收新路

2019-09-10 06:25沈庆炜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业态收益农民

沈庆炜

当前,宁波市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深化改革深水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美经贸摩擦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导致外贸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惠农政策及资金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等严峻挑战。

但越是吃力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在促增收上拿出新举措、获得新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要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农民增收,基本盘还是在农业。要立足提质增效,着力做强一产,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好“互联网+农业”文章,擦亮“美丽四明山”这样的本土品牌,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钱袋子”。

促进农民增收,要向“接二连三”要收益。要充分挖掘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收潜力,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荣局面。要转变传统思维,用服务业思维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把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劳动变运动、人气变财气,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

促进农民增收,要向务工新业态要活力。随着社会发展,城市里的“快递小哥”“高薪月嫂”、汽修工、美容师,乡村里的休闲农业导览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信息员等新业态、新工种蓬勃兴起,要在稳定既有务工就业格局的同时,引导农民进入务工新领域,使农民在建设“城市美”“乡村美”中扩就业、增收入。

促进农民增收,要向农村改革要红利。要通过赋权颁证,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释放财产增值潜力;通过“三权分置”,搞活土地经营权,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通过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尽享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通过征地改革,让土地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来抓,要跳出“农”字做文章,综合统筹抓促进,让广大农民过上越來越幸福的好日子。

猜你喜欢
业态收益农民
耕牛和农民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农民
大健康业态:购物中心的下一个风口
从业态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