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有效预习习惯的培养与策略

2019-09-10 05:05王坚发
速读·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预习中学语文

王坚发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预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预习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巧,对新内容进行了解、思考、质疑、再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语文课前的有效预习,能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使语文课堂有效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

在农村中学任教多年,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在小学时语文基础薄弱,阅读量小,致使上了初中学习上还是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动脑,不愿动笔,自主学习能力极差。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语文课堂教学就能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

1.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预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课所要掌握的相关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带进课堂,提升语文学习的主動性与积极性,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预习习惯

1.遵循规律,由知到行。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应该遵循规律,由知到行,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一是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预习。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二是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三是信,是让同学们对语文语习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四是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的预习任务是让学生自主体验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和怀念,产生对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同时学习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预习单”,预习单可以用纸质文本的形式发给学生,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预习单上的内容应是对教材涉及的字、词、句、篇,以及写作技巧的疏理,也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通过预习单让学生有事做,并自主独立去做。

2.注重激发预习兴趣。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如何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

转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利用手抄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让同学们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

比如,《狼》一文,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揣摩屠户和两狼的心理,鼓励学生以课本剧的形成加以表现出来。预习《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将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同伴或家长听,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地受到情感的熏陶。诸如此类的预习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兴奋点”,学生就如吃了预习的“兴奋剂”,学生一定会乐此不疲,预习效果自然会倍增。

3.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

(1)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要让预习形式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笔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预习形式,如个人汇报作者资料、小组板演生字生词、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等。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搜集相关资料,举行故事会,甚至还可以编写课本剧。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让预习形式多样化,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预习检查落到实处。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三、预习的成效与思考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语文预习的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由此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2]袁望生.预习先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更精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3]吴素琴.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

[4]桂焕林.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J].东方教育,2016(6).

注:本文系南安市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立项课题《农村中学语文有效预习习惯培养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LQ13503-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预习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