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9-09-10 07:22梁少芳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护理风险手术室护理

梁少芳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抽取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治疗组分析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结果:经过分析临床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手术病人分析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率,保证手术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unsafe factor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100 surgica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o discuss, randomly groupe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analyzed the unsaf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Results: After analyz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nalyzing the unsaf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for surgical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duce the risk rate of nursing, ensure 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have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關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质量;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安全要求护理人员在各个护理环节中保证无差错和零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必须对手术室护理加以重视。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工作量大且操作技术专业,手术室护理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工作环境复杂、工作量大、涉及专业较多,非常容易出现事故。在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必须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防范意识,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情况

选择100例手术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治疗组开展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处理方法,经过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手术室护理的危险因素

(1)器械消毒以及无菌操作不规范。少数护士在消毒过程中出现违规或失误的状况,例手术室消毒失误,或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采用包裹潮湿的手术包等。

(2)错接病人或手术体位错误。在接病人过程中因为接台手术诱发错接情况,特别是术前行麻醉且不能回答问题的病人容易出现错接事件。在接送病人过程中没有人员看护属于多发的风险隐患,如果病人出现异常症状,给予马上的处理。此外,手术室内不标准的术前检查造成体位错误,严重时开错手术部位,错误的体位选择也可造成肢体循环异常,严重挤压神经,不利于呼吸循环。

(3)备品缺乏或清点器械疏忽。术前备品缺乏,器械物品不充足和手术不符,器械性能较差是造成手术耽误与中断的诱因。另外,术后核查器械与纱布的不仔细,中途添加物品没有记或少记录,均可造成体腔残留异物,导致不良的后果。

(4)电灼伤。电灼伤属于手术室多发的危险事件,同时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护士对手术部位进行酒精消毒时,出现酒精棉过湿或病人体位不当导致。另外,电极板接触范围较小,或电极板接错导致电凝失败属于多发的情况。

(5)标本保存。手术过程中切取病变标本属于行病理诊断的主要措施,所留取标本通常较小,如果保存失误容易出现丢失或者污染,从而不利于疾病的判断,严重者发生医疗事故。另外,

错拿标本是造成病检结果和病人不相符,严重时误诊的重要原因。

(6)药品核对失误。拿取药物以及使用血液的过程中,会出现看错标签、拿错药物,或输错药物、血型的现象。

(7)护士安全观念差。一些护士安全观念比较差,对污染物品没有根据消毒隔离原则处理,带有病人体液或血液的器械、针头会出现刺伤。

(8)心理与情绪问题。手术室工作量繁重,护士在生理、心理等皆承受沉重的压力,极易发生不稳定性,提高了手术护理过程中的错误几率,并且可导致医患交流中的障碍,发生医患纠纷。

(9)护理管理问题。即使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发行落实,然而手术室存在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更新,具有制度不健全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出排班不科学,监管以及考核不严格等内容,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需要。

1.3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方法

(1)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规范性,加强监督,定期检查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通过讨论提出改善措施,评估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

(2)做好手术室消毒、灭菌及医疗设备维护工作,对相关仪器进行及时检修,保证医疗器械使用质量。做好手术室卫生整理工作,保证环境卫生整洁。

(3)重视手术室人员配置,增加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时搭配资历较高和资历较低的护理人员在一起,能对资历低的护理人员起到指导作用,还能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弹性排班制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4)手术室护理人员大多法律意识缺乏,因此,医院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报告,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防范,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5)在护理风险事件防范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资历高的护理人员指导资历低的护理人员,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有效让护理人员获得新知识新技能,需定期组织进行培训,不断接受新型护理工作,吸收新的护理知识及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充足的能力应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鼓励护理人员到先进医院进修,加强自身学习,开阔视野。医院需加强考核力度,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针对未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需要继续进行学习,考核通过后再到临床进行工作。

所以,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医疗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感染及管理,需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防范,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健康与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的护理风险率与护理质量,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由于手术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等,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具有节奏较快、工作量和压力较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一旦发生安全事件,不但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还可能增加治疗和护理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出现医疗纠纷等。所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意义重大。在对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防止安全事件发生,并为患者术前、术后提供较好的条件和环境等。医院按照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方法,从管理方面上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逐渐地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和操作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定时观察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預防情况同时对问题给予详细的回答]。临床结合具体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解决对策,以此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避免出现护理差错,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论

总之,手术室开展高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有效地排除风险因素的存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护理质量,确保优质高效的手术室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喻凡力.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分析[J].健康前沿,2019,5(10):23-24.

[2]谢华,雷艳兰.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9,14(13):323-326.

[3]朱银娇.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4(9):90-92.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护理风险手术室护理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