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9-09-10 09:25彭磊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彭磊

摘要: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对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入院治疗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的患者共计8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有患者4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超出对照组,观察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治疗整体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泌尿系上尿路疾病患者给予治疗获得的效果显著,对推进患者自身生活质量以及提升治疗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上尿路疾病;治疗效果

在泌尿外科里,上尿路疾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到的临床疾病,这样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身体健康情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影响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通常来讲,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还会出现囊肿与肾癌等病症,但是即便会对患者自身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是假如可以挑选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那么就会使得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临床上针对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患者给予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开放的手术治疗,可是这样一种手术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器官受到损害,从而对患者自身的快速康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伴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采取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对于患者给予所需要的手术不仅不会对患者带去严重的创伤,但是因为进行治疗的时间相对短暂,这样的手术方式对于推进患者自身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被普遍使用。基于此,本文分析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的患者共计86例,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泌尿上尿路疾病患者共计8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有43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的人数比例为20: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2至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5±18.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的人数比例为22:21:患者的年龄分布30至71岁,平均的年龄为(50.5±20.5)岁。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和年龄亦或是平均年龄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泌尿系统的上尿路疾病患者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将患者的下腹部打开,按照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完成与其相对的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其则选择后腹腔镜手术去对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进行治疗。其在对患者完成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提示患者使用横向躺卧的一种姿势躺在手术台上。随后,在患者胫骨后线的肋下构成一个2cm长的切口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腹膜后空间的释放,同时还需要在其中放置自制的气球,同时在其中完成600mL的气体填充。并且把其长度为5cm长的套管等分别的放在骼前嵴以及胫骨的后方,同时完成切口的关闭。然后使其能够为患者建立一个人造的胶囊后腔,并且在其中添加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压力能够保持在在12至15mmHg,最后把腹腔镜等一些外科器械置入在其中,同时在实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压力能够使得患者进行手术的效果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得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的恢复获得较好的助推力。

观察指标:①观察同时对比两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一个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胃肠功能实际的恢复时间;②观察并对比两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的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计量资料主要使用(x±s)表示,P<0.05代表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手术消耗的时间显著间断(101.44±10.44)min,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38.76±15.44)mL,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1.12±0.44)d,和对照组的(118.78±12.45)min相比超出很多:术中出血量(85.45±23.44)mL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5±0.86)d(P<0.0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对比:治疗之后观察组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整体的效率达到了93.02%,这样的结果和对照组获得的(74.42%)高出很多(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过程中假如选择的是传统手术方式對患者去完成疾病,那么不仅手术难度大同时伴随出现的手术风险也较高,同时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手术需要进行切口的位置偏高,这样的情况下极易使得患者胸膜受到损害,最终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可是当前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提升,医务人员开始逐步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在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这一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少并不会产生较大疤痕,术后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产生的痛感、出血量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也有所减少,避免了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的损伤。设置后腹腔镜后,医务人员能够让患者自身的肾盂得到较好的游离。并且,还可以保证外科医生的手术视野,尽量降低产生意外伤害的可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进行治疗后适合使用在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患者,同时对于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上的提升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推进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万生,武连文,韩冬,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相关并发症分析及预防[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37(4):248-250.

[2]罗华荣,廖国强,卞崔冬,等.顺行输尿管软镜在复杂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8):712-714.

[3]田雨,卢剑,肖春雷,等.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4):322-326.

[4]颜加强,孙丹宁,蒙明森,等.经皮肾造瘘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4):396-397.

[5]王新平,易剑锋,赵春霖,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47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3):56-58.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