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07:22李喜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李喜梅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一味的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不好,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只要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自学能力

前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条提高智力以及能力。其中,自学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就能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率自然会获得提高,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强化自身综合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使学生乐于加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有效的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身边的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才会促使学生主动的加入数学知识的学习[1]。

在学习《轴对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捕捉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是如此之美,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发现,并出示多媒体动画,师生共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师生共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找出概念关键词,使学生对概念有明确的认识,轻松的将抽象的概念知识理解。

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学习能力,但是想要有效的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能够达成的教学任务。依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其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开展,在正式上課前,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技巧,对于学习过程中经过认真思考和学习也难以理解的知识,学生要做好笔记,在教师正式讲解知识时,详细认真的听讲,扫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

三、引导学生独立自学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立学习指的是学生能够独自一人的进行自主学习,不依赖教师。但是,独立自学并不代表教师要放任学生自由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学学习的效率。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的自学。

四、重视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合作探究学习能够有效的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现自己的平台,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合作研究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3]。

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问题有效的解决。教师将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教师引导,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运用多媒体出示表格,计算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与总结。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最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结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数学学科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直接与学生的成长相关。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学,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宏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11):52.

[2]谢蓓蓓.浅谈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88.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