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有效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几点体会

2019-09-10 07:22赵继英
速读·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积累小学数学

◆摘 要:如何让小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积累;生活经验

一、经历有效的数学活动,是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索、思考、抽象、预测、推理、反思等过程,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会、感悟,并且积累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学习中去。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动手实践活动。

教师给出固定长度的三边,让学生围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在黑板上围三角形。(设计意图是动手操作,初步感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出新课)。教师在提供一根带有15等份的纸条,要求用上全部纸条长度围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并根据围出的三角形讨论交流: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围出三角形呢?(设计意图是通过两次操作,学生手脑并用,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现规律”这一做数学的全过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问题就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迎刃而解了)。全班交流时,学生回答:

学生1:两条边要差不多才行。

学生2:两条边要长一些。加之其他学生的回答,根本达不成共识,无法归纳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出三角形”。

二、经历不同的数学活动,是丰富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

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種多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构建等都是数学活动。不同的数学活动对学生来说积累的活动经验是不同的,教师要有效的选择活动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1亿有多大》,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操作活动。

1.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让学生猜1亿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

2.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

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而且这部分纸要是100张比较合适。

3.进行实验:测量、计算

师:请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学生分成A、B、C三组测量)。

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一是对学习材料有了感性认识,二是建立起直接经验,为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这节课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一亿张纸有多高?一亿粒米有多重?一亿秒有多长?),不同的操作(量、称、算)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又如:学习《数字编码》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造编码,设计个性学号

师: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编码,那就是我们的学号,你的学号是什么?(出示新做的学生卡。)

师:这样的学号在我们班就够用了,如果放在整个学校中使用,你觉得怎样?如果我在学校大会上说:“8号”出来,你会发现什么?所以为了方便学校管理,需要重新设计学号?

师:如果我还想从这个号码中知道每个同学的性别,那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得出:加一位性别代码。

师:今天我们要设计是一个有个性的学号,所以如果能让大家不光从学号中能知道你在那个班和性别,如果还能让人了解你的兴趣啊等更多的信息。那就更好了。

2.先思考后设计

展示学生的设计,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设想,并评价。

设计一个学号要看范围,如果在班上只需要1、2表示就可以了;如果反映年级中的学号,就要加上年级数或班别;如果反映整个学校中的学号,就以加上学校的编号。

师:如果按你这样的方法去编学号,全校会有重复吗?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这个案例整个探究活动中问题在引领,根据问题情境的不断变化,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从而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学生不仅在思维活动中有体验,在思维活动前、思维活动中、思维活动后都经历着数学思考。

再如:教学《掷一掷》,教师的活动设计是这样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掷投子比赛,并将两粒投子掷出的和分为两组:甲组有5,6,7,8,9这5个和,乙组有2,3,4,10,11,12这6个和。让生猜哪组会贏。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得到甲组5,6,7,8,9这组贏了。教师适时提出“在刚才的比赛中,甲组获胜就不是偶然现象了。那么,为什么中间的和比两边的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呢?”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每个和出现的组合情况,发现其中的奥秘。

这节课中的数学活动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操作的经验、探究的经验,也有思考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意识。这节课中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的意识,他们就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答出现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已经形成,反之,则说明经验形成不力。应用的意识是充分建立在学生思考的经验和操作的经验基础上的。正如朱德全教授所指出的,“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及应用意识缺一不可。只有活动经验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安波.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赵继英,一级教师,从教30年,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积累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