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02:26柏华平
成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剪纸美的教学方式

柏华平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小学生基础审美方向的重要学科,应当从各方面提升其教学有效性。本文从现今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作为切入点,着重讨论在美术教学效果上实践研究,并提出参考性建议[1]。

关键词:小学;美术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新课标所代表的新兴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人们对美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应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发展目标,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2]。

2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美术

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审美的基础性学科,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而欣赏作为美术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的欣赏能力不足,就难以在美术上有所建树。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首要目的。我国现今的美术教学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二是对生活中美的发现。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美术资源加以分析,充分调动其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节日》这节课中,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喜欢这些节日?”由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在学生答题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发现节日中所蕴含的美。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应当对其作出鼓励,促进其能够在探索美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3 游戏化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现今教育界主要提倡素质化教育模式,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难以被学生们所接受,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对一切的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理,游戏不仅能够激发起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其思维能力,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积极性。游戏对于小学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能够快速的使学生进入到课堂中来,并且由好奇心驱使导致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所以,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授课内容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将游戏融入进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人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触摸”这种游戏方式来开展教学内容,让学生触摸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脸,仔细分辨每个人五官的特点,通过触摸简单明了的了解到人体五官的比例,有助于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构图。虽然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但是在教师也需要注意把握好这个程度,仿佛过于游戏化而失去了美术教学的意义。

4 动手实践,感悟美的力量

小学美术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精神,教师在教学方式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被开发。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好,借助绘画、剪纸等手段将这些美好表达出来。

比如在美术课的剪纸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分发绘制好图样的彩纸,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剪纸作业,然后教师根据剪纸课的内容为学生讲解一个小故事,或者是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通过故事或是视频的引导,进而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已有圖样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引导其根据自身对美的理解修改图样,然后剪裁出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此种教学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升其对美的理解。

5 结语

新时代改革体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基础,开拓小学美术教学的全新局面,利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的美术资源,增强学生对美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9.

[2] 王冬培.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策略——以“成角透视”单元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5(03):164-170.

猜你喜欢
剪纸美的教学方式
打破平衡
大嘴蛙学剪纸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