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策略

2019-09-10 17:25牛贵栋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牛贵栋

摘要:随着课改不断深入,群文阅读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师就要选择适合学生理解的阅读文本,精心分类;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质疑讨论环节,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注重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益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的新方式,近年来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顾名思义,群文阅读就是教师聚合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并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数量和质量都是一种考验和磨练,对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十分有利。那么,群文阅读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施行呢?

一、选择分类,明确阅读载体

文本是小学生常接触的阅读载体,而选择合适的文本则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群文阅读的文本具有一定的聯系性,或是内容相关、人文内涵相似、表达方式相同的,语文教师要先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的兴趣点提炼具体主题,然后再谨慎地选择同一标准下的合适文本,供学生阅读;文本数量教师要谨慎地控制在四本以内,贪多则有可能“嚼不烂”,给学生造成“力有不殆”的疲倦感,过少则失去了群文阅读的意义,都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组织学生阅读了安徒生其他的代表性作品,如《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开展以“安徒生笔下人物”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在复习时,我又引导学生接触安徒生之外的童话作品,如《白雪公主》《灰姑娘》《老鼠嫁女》《哪吒闹海》等,让大家探讨它们的写作手法、人文内涵等,明确有哪些异同,形成了以“童话故事”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而到了高年级,还可以将《卖火柴的小女孩》与《我的叔叔于勒先生》《三毛流浪记》等文本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进一步深化自身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

二、指导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是群文阅读见成效的关键,更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语文教师要通过讲解、练习、渗透等方式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帮助学生掌握具体可行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默读、跳读等,使学生在多篇文章的对比中学会读、乐于读,并形成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受益终身的阅读能力。具体来说,在一堂课上要读完多篇文章,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默读或浏览,粗略地了解一下文章结构,知道其主要内容和重点句段,对每一篇文章都能凭借初步印象进行口头概括梗概;其次要让学生扫读、跳读,即将文本中的关键句段挑出来重点读,如这一段都描述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这个词语我们该怎样理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将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中形成的感受深化并巩固下来;再次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即从这一组文本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火柴点燃时的幻想、《我的叔叔于勒先生》中作者父母态度的几番变化等,结合阅读主题进行比较,分析观点、情感、语言风格等具体内涵,在思考中解读,在综合中归纳,在不断磨练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质疑讨论,点燃创新思维

问题是点燃思维火花的导火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质疑讨论环节则是群文阅读中画龙点睛之笔,更为小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了条件。落实到阅读实践中,语文教师一要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递给小学生一根“思维的杠杆”,帮助他们撬动大脑、激活想象,开展有的放矢的阅读活动,而教师的问题具有哪些特点呢?冲突性、比较性和迁移性,如在《盘古开天地》《羿射九日》《女娲造人》等“创世神话”的群文阅读中,“这一组神话故事的情节结构有何异同?请比较作答”“我们知道这些神话都是虚幻的,为什么今天还要学习呢?”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就会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二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答,实在不能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讨论或与教师、全班同学共同交流,在想象力、思辨力、创新力的不断发展中完成群文阅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要少而精、学生的讨论要有度,且不要太追求课堂的艺术性和讲解的透彻性,而是要给学生留足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抓住重难点充分阅读、品悟,进而得出自己的感悟、独特的想法,真正学会阅读。

四、读写结合,发展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是群文阅读的最后一步,也是巩固、升华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环节。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在群文阅读后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可以写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时的对比发现、学到了什么。以此在语言的输入、内化和输出中逐渐加深感悟、学会表达,进而不断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的具体途径有:1.仿写,即模仿文本的句子、片段或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训练,这就要求学生仔细揣摩文本,只有真正掌握其内涵才能在写作时为己所用,以“特色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为例,在同学们分析了文本中是怎样描写人物外貌并写得特别出彩后,我引导他们用学到的方法描写身边的同学,再请大家猜一猜,你写的是谁?2.拓展,即对文本中的留白处进行想象、结尾处进行续写、简略处进行扩写、矛盾处进行改写等,由此既能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发展其想象力、创新力,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假如小女孩站在你面前,你会和她说什么?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③感悟,即记录自身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如有同学在《海的女儿》结尾处写道:“小人鱼最后没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她的父母亲该多伤心啊!”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值得肯定。由此可见,读写结合既提升了自身的思辨分析能力、批判精神,也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总之,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的“教”与“学”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一线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文本选择、方法指导、质疑讨论和读写结合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最适合本班实际的群文阅读之路,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进而使小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徐玉秀.浅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