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方式探索

2019-09-10 01:19袁蕴闻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

袁蕴闻

摘要:大数据教育环境下,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改革目标,对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将对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建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数据环境;个性化教学

引言

个性化教育可以激发出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大数据技术与教育工作融合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个性化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大数据教育

(一)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新概念,在数据爆发的发展趋势下,原本的数据处理转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数据时代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对数据信息进行大规模收集、存储、处理、转化,深度开发了数据信息的潜在价值,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工作质量。

大数据教育属于狭义的跨结合,通过将教育工作产生的数据进行合理转化,在大数据处理下,分析学生的学习潜在习惯与教师的教育不足。通过大数据教育的建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二者融合

大数据技术与教育工作融合,可以对教育工作中琐碎的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在专业数据处理设备的数据整理下,可以发现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二者融合价值,需要配置智能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以确保教育数据信息得到第一时间分析整理。

大数据教育具体工作开展时,必须由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执行,因此大数据教育模式有利有弊,若没有很好发挥大数据教育工作优势,会产生不良教育效果。为了确保更多教师具有专业教育能力,应对教师开展大数据教育工作培训,激发出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提升自我教育综合实力,为大数据教育工作展开铺垫基石。

(三)教育意义

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深度分析,可以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即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找出数据信息之间的藕合性,并将其总结为数据报告,而数据处理过程中形成的逻辑思路会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经过计算机系统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放大。

当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后,可以推动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给予师生更加准确直接的建议,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大数据教育深度学习技术支持下,教师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与能力评估,为每一位学生个体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保证学生可以在个性化学习环境下,挖掘出自身潜力,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方式探索

(一)个性化学习计划的精准设计

基于大数据教育的融合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尝试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以保证个性化教学工作的精准性与可行性。教师面向全班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在个性化学习计划设计与实施时,由于教师教学精力有限,无法保障个性化学习计划的精准性,因此,少部分学生的学习差异与进步没有得到保障,该问题的客观存在,充分说明了教师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教育工具,仅依靠自我的全部精力开展个性化教学,仍旧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

在大数据技术发展下,教师通过对日常数学学习信息进行收集,通过大数据整合处理,深度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短板。基于实际学情,教师围绕着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学习计划的精准设计,在个性化学习计划中,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反馈的结果,合理融入学生喜爱的元素与信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模式价值,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进行“运算律”教学时,教师基于大数据对学情分析结果,精准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该节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核心内容。

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成长环境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糅合后,可以得出一份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评估报告,如学生喜爱足球、学生喜欢跳绳、学生课外参加钢琴班、学生在乘法计算存在短板、学生在混合计算存在不足等。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综合评估报告,可以联系本节课重点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精准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突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在个性化学习方案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特长,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弥补学生的数学短板。在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导下,可以夯实数学基础功底,提升小学生数学基础素养。

(二)课堂教学进度的准确把控

数学课堂教学进度的准确把控,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调研发现,在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展时,由于教师预先准备工作不充分,小学生随意频繁的提问,给课堂教学进度造成很大影响,部分教师由于时间控制不当,导致没有在规定课堂时间内完成个性化教学方案。

在对该问题分析后可知,教师没有深度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规律与身心成长特点,没有对课堂执行个性化教学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因而个性化教学计划执行时,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为了对课堂教学进度进行准确把控,教师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基本学情,并基于此预判教学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揮大数据教育理念的教学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小学生生活与学习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整理处理,归纳出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思维认知规律、数学学习规律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剖析数学教学内容,预测个性化教学方案执行时,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可能会遇到那些突发情况。根据预测信息做好相关的应急处理备案,当个性化教学方案所有的内容与环节都了然于胸时,在课堂执行个性化教学计划时,则可以从容不迫的准确把控教学进度,保证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时,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常常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对此做好预控,导致了教学方案受到一定影响。

教师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信息进行深度整理分析,可以基于分析结果,深入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识规律、好奇范畴、提问规律等。如本节课教学中小学生会提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等。

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教师预测出课堂上学生可能发出的提问,并依据个性化教学应急备案进行合理引导,快速有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生个性化评价模型构建

在大数据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了保证小学生数学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教师执行个性化教学策略时,需要构建学生个性化评价模型,即挣脱教育大纲的教育评价束缚,基于实际学情构建个性化评价模型,给予每一位学生中肯、公平、客观的全面评价,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技术发展下,教育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特殊性,数学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引导时,为了合理发挥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深入了解小学生实际学情,精准设计个性化教学计划,科学准确把控课堂教学进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武丽虹.大数据背景下的微课个性化教学的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2018,04:4-7.

[2] 潘小琴.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初探[J].教育观察,2019,818:111+113.

[3] 邹霞.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华夏教师,2019,19:60.

[4] 卢伶俐.教育大数据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度分析[J].华夏教师,2017,03:80-81.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大数据环境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新闻编辑理念变革创新机制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