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林
摘 要:音乐是一种以旋律为语言、展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品悟音乐对初中生美育目标实现来说意义重大。但由于先天不足,农村音乐教育一直问题重重,学生学习兴趣低,音乐鉴赏能力差,根本无法从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获得心灵上的陶冶、灵魂上的熏陶。故优化音乐教学策略,利用情境教学、肢体活动融入、即兴表演活动融入等方式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吸引力是发挥音乐学科育人作用的需要,也是解决当下音乐教学问题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音乐之美,美在旋律,亦美在情感、美在灵魂。我们学习音乐课程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捕获浩瀚乐海中的几只小鱼或是几只小虾,而是要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感知音乐背后隐藏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的音乐体验与生命感悟融汇到一起,让音乐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故要想提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务必要摒弃错误的教学理念、在构建初中音乐课堂时凸显情感体验,以学生在初中音乐鉴赏中主动性融入助力初中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我将以个人经验为依据,浅谈如何实现上述音乐教学目标,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用好教学情境,丰富感知体验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低是影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在提升初中音乐有效性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降低音乐感知难度,丰富音乐感知体验就是我们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故在农村初中音乐鉴赏过程中,我们不妨利用媒体设备还原音乐产生情境,以多重直观体验刺激学生大脑中枢的同时,丰富学生感性鉴赏资料的获得,进而极大地降低音乐鉴赏难度,促进学生音乐鉴赏活动从二维向多维的转化。
例如,在鉴赏音乐《乡间小路》的过程中,我先以媒体展示乡间小路图片,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一条弯弯的乡间小路,想到了乡村美景,想到了我的童年生活。”“想到了花儿、蝴蝶、麦子熟了的香气。”……学生们根据图片内容畅想道。
接着,我又问学生们:“你们想知道老师想到了什么吗?老师想到东西想用一首歌来表达。”随后,利用媒体播放《乡间小路》并问学生们:“你们听懂老师的心声了吗?老师想表达什么呢?”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还原音乐产生情境,让学生們在具体情境的支持下鉴赏音乐作品,在对多重感官能力的调动中丰富自身的感官体验。
二、融入肢体活动,感受音乐律动
音乐的节奏是可以通过肢体活动来放大的,在组织初中音乐鉴赏活动的时候,加入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唤醒学生们随乐而动的本能与天性,让学生们在天性释放中深化课堂感知,而且还能放大学生的律动感受,增强初中音乐课堂的体验性和审美性。所以,要想提升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我们不妨以融入肢体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律动。
例如,在《明天会更好》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音乐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了解,将学生们分配成了人数适宜的音乐鉴赏小组。然后利用媒体播放音乐,并以亲自演示的方式教授与歌词和旋律相对应的舞蹈动作。接着,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消化课堂所学,以相互观看、相互点评的方式增强学生们对基本动作的掌握度。最后,我播放音乐,让全班学生根据音乐旋律的指引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在该音乐鉴赏过程中,我以加入肢体活动的方式兼顾了初中生好动的本性,通过让学生们以肢体动作变化感知音乐旋律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专注度,而且放大了学生的直观音乐感受,化无形为有形,提升了音乐课堂的体验性,强化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三、加入即兴表演,力促音乐表达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基本手段,我们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便是让学生学会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要想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不妨以加入即兴表演环节的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驰骋空间,让学生们在真情流露中创造音乐,感悟音乐本质。
例如,在《春之歌》的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作曲家们是否写出了你们眼中的春日景象呢?若要是让你们以春天为主题,创编歌唱春天的歌曲,你们会如何做呢?”接着,我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歌曲创编,学生通过改编歌词、改编曲调等方式创作了各种形式的春日赞歌,在歌曲创造了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仿照已有模板进行歌词改写与新歌创编活动,帮助学生们在对个人创作性思维的充分舒展中获得了直接、欢乐的音乐鉴赏体验,发展了自身的音乐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农村学生音乐课堂参与度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采取情境教学策略、肢体律动策略还是即兴表演策略,都是为了唤醒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认知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以自主、自觉的姿态融入对音乐问题的探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叶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声势律动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13):182+184.
[2]曾丽华.关于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