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特点分析和提升策略

2019-09-10 07:22兰庭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兰庭进

摘  要:课堂教学涉及一个教师的诸多要素,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和富于情感等,都应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本文由此切入,厘清了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训练与提升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提高教师对教学语言重要性认知并积极提升自身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特点;分析和提升

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的语言更如流泉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使用规范性、生动性以及情感性的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有着其特殊的规范性要求,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索。

认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

一是规范性。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规范使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各方面教学语言知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督促学生语言发展,并且提高教学成效。比如,教师要注意日常教学的语言问题,像平翘舌音的错误,将“老师”说成“老思”;或者音调错误,将“教室”说成“教驶”;或者语法错误,将“我说过”说成“我有说过”等,这些日常教学语言表达形式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会给小学生带来很大误导。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注意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使用。教师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普通话的应用,要在积极规避自身语言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产生很好的引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使用规范性课堂语言,需要满足清晰的发音、洪亮的声音、自然的语调、流畅的语句和规范的语法等要求。

二是生动性。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富有活力,表现出生动性特征,以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与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现语文教学内容。通过语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文学作品中,传递出极高的艺术境界,由此学生也能完全体验到形象、生动的意境,并能自主地解决自身疑惑,理顺文章内容,最终得到思维拓展。在实际课文内容的讲授中,遇到经典案例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或者是动人的情节、事例等,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课堂语言,将人物、事件描绘得栩栩如生,将枯燥乏味的事物变得趣味化,实现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三是情感性。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因此在许多知识的传授中要渗透情感,以此来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其实,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带领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继而获得情感共鸣。小学生的感情会随着教师语言的变化而变化。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经过消化与吸收,加入自身感情元素,通过语言形式发散与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并有效地触动学生情感,以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策略: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训练与提升

一是要加强自身语言技能培训。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语言技能培训,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教师在接受专门的训练与研究之前,应学习更多、更广泛的语言知识,为专门的语言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当然,在具体培训中,也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展开,重点是增强教师的实践,学会灵活应用语言技能。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积极选择与参与到语言技能训练中,为语言技能水平提升创造机会。在语言技能的实际培训中,培训内容与培训次数都会影响到教师语言技能的培训效果。教师可对培训内容与任务进行筛选提炼,充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师参与到语言技能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教师良好的语言技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指导性与启发性,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二是要增强自身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文教师的个人文化修养,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情况,教师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有助于提升教师对语言把握与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增强语言材料积累,就要多读书、读好书,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继而有效地积累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与能力。还要注意对生活语言的有效积累,注重在教学中利用生活化语言,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也注重日常语言的学习与积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营造出良好的课堂语言教学环境,实现小学语文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要提高对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学习。在对教学语言的把握中,教师有扎实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做基础。语言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保证良好的语言交流,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在课堂交流与沟通中,要促进课堂语言互动效果的有效实现,确保交流沟通效果,了解研究学生的接受特点与认知规律,有效处理和加工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对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与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学科与教育知识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语言应用能力,确保良好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综合提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环境,确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功,需要每一个教师提高认识,不断强化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淺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才智,2014(09).

[2]尚枫林.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经贸实践,2015(11).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