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巧劲”

2019-09-10 07:22张向前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阅读课外阅读

张向前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促使着我们急需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入到交流式引导式的教学中去。因此,我们必须创造生机勃勃、自主开放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技巧;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113-01

“部编本”教材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指出,未来的语文高考要将卷面字数增加到10000字,增加阅读的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语文改革的目的性非常明显,就是要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来倒逼一线教学重视阅读,可以这样说,得阅读者得语文。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写作,是借助笔墨和自己心灵对话;上课,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交际,是自己和同学以及其他人的直接对话。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对话,让学生乐学语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接受的熏陶和教育,打好精神底子。

1.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教和学是两个互相影响的方面,单纯的只顾一方,是不科学的,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学生也替代不了教师的教,只有双方的努力都有效,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见到成效。

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实际教学调研发现,“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阅读看似读了很多中外名著,但真正考试做题反而得不了高分。一些学生虽然爱读书,但读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情节,看故事,至于文中精彩的修辞很好的写作技巧,根本没兴趣去欣赏,并没有当成课堂上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践,这折射出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以及学生阅读训练结合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目标明确,讲练结合。

2.情感教学,课外“加餐”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让学生与文中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老师在激发时也要讲策略,转换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联想、想象也同样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阅读中的表情是从句子中、词语中理解出来的,并不是强加进去的。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笔者的做法是:第一,每天到校阅览室读书一小时;第二,每日晨会的开展朗读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每日晨会中向同学介绍一篇好文章,或朗诵一首诗;第三,采用手抄报的形式,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好的段落,甚至好的句子编辑成手抄报与同学交流;第四,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习作。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开发资源,巧用“外力”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每年不少于80万字的阅读量,显然功夫在课外。然而,从学生阅读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大众文化、媒体文化、消费文化对校园的全面渗透与占领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师生之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代际的文化隔阂:教师推崇精英文化而学生疏离之;学生亲和大众文化而教师拒斥之。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产生“失语”的无奈。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让我们的教师深入学生,躬身下问,读些中学生中阅读面最广的书籍,并且不妨大胆地引入课堂,从畅销书切入,审慎地、有选择地将它纳入到课程资源开发之中,师生共同鉴别、判断、分析,对大众时尚读物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取得与学生的对话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阅读需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需要“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討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片、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首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要求,提供参考书目与选读要点,拓展知识,强化阅读。其次,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关注的本地区热点事件、国内外大事,开展专题阅读训练。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要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根本,是前提。

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存在许多不足,想要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就必须发挥好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合力作用,提供适合阅读的条件,重视并发挥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锻炼表达写作能力,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思爱.阅读教学之我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2]秦睿娴.浅谈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阅读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