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措施研究

2019-09-10 07:22许惠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19年3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临床效果

许惠玲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方法:选择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114 例,按其自愿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7 例,分别实施不同的防控措施,观察防控效果。结果:实施相关防控及护理措施以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晓率、健康习惯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并早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同时加强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临床治愈率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防控措施;临床效果

近年来由于社会工业化化速度加步,导致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所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指病原体经鼻腔、气管等呼吸通道侵入从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1],极易发生广泛的流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此分析研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及护理措施具有较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对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13年9月所接收的114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研究其防治控制要点。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为4~59岁,平均年龄(36.2±2.7)岁;其住院时间为5~53 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6.7±4.6)天;按照国家卫生部所颁布的确诊和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该46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2 临床表现

该4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症状为:(1)发热患者46例,其百分比为100%,体温波动是在37.8~41.2℃;(2)咳嗽患者44例,其百分比为95.65%;呼吸急促患者13例,其百分比为28.26%;(3)伴有腹泻或呕吐的患者有11例,其百分比为23.91%;(4)其中27例儿童患儿伴有咽充血,其百分比为,58.69%;(5)其中还有1例患者为重症患者,吸气性三凹征,伴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其百分比为2.17%。

1.2防控措施

(1)隔离措施:对于确诊或者疑为呼吸道传染病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在医院内被分为确诊区和疑似病区,确诊者可多人住一间病房,而疑似并人只能单人单房。同时,患者均应佩戴消毒口罩,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及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诊疗工作必须在隔离病室内完成,并且应设立医护人员以及患者专用通道[2];(2)消毒措施: 医疗器械、设备均应充分消毒灭菌并且使用一次性物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病区空气消毒,若为重症患者最好是安排在层流病房,隔離区内的地面及所有物体表面也应进行彻底消毒,可选用3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于重复使用的医疗防护品,在使用之后可以先密封放在双层布袋中,再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浸泡15 min之后即可在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此外,合理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理,应设置隔离病室专用的密闭式污物装置以及锐器盒,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标准收集和处理病室内的生活垃圾以及医疗废弃物,对病区内的污水消毒剂加大药量,要确保其余氯含量必须要在6.5 mL/L以上[3]。(3)主动预防:春秋季节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易感人群适当服用感冒冲剂、板蓝根等常用抗病毒药物,并按规定及时接种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者肺炎疫苗等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同时,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不予设陪护;(4) 患者体温在 38℃以上,应立即进行物理降温,38.5℃以上物理降温的同时予以解热镇痛药物等;(5)针对患者并发症情况予以对症支持治疗,疏导患者心理情绪,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进行锻炼,保证睡眠及休息时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果以及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患者在入院 24 h内以及出院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 S)评价患者的相应状况,两个量表各包括20项,每项按1~4 级进行评分,各项之和则为总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况分析

两组患者干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关防控及护理措施以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晓率、健康习惯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这些病原菌极易发生变形,导致人群的特异性免疫较差,从而易引起广泛的流行,目前流感预防控制较为困难,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流感病毒粒表面抗原血凝素抗原和神经氨酸酶抗原能经常连续不断的发生变异,从而使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很快失效,其传染途径都是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传染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分成若干亚型 , 每个亚型内又有许多小变种 。

当前人群中流行的主要为A(H1N1)亚型 ,A(H3N2)亚型和乙型(B)流感病毒 。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 , 句造成世界性流感的大流行 , 乙型常造成局部暴发 , 丙型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5] 。本次研究发现实施相关防控措施以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晓率、健康习惯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并早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同时加强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临床治愈率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以此来降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夏志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措施研究[J].当代医学 ,2013,(33):93-94.

[2] 孔庆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2.

[3] 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等.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24(2):49-51.

[4] 曹宁,孙莉芳.西安市五环社区1990~2007年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479-481.

[5] 何志宏,汤仁红,李新民等.公主岭市社区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和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2):197-197.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临床效果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