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导入技巧

2019-09-10 07:22余从志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余从志

摘要:为了让一堂课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完美地开展下去,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导入设计可以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为课堂的成功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在进行备课时,都对导入设计十分的重视,在开始上课之前,都对课堂的开始几句发言进行仔细的推敲、斟酌,那这些课堂在开始就是成功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导入技巧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恰证明了一个优秀的导入设计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个良好的开始,需要老师在课堂开始的短时间中让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从下课中迅速地返回课堂,同时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可以尽快地投入课堂中,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不仅在心理方面也在知识方面做好了开始学习的喜欢被,从而促进教学课堂的有效地、顺利地进行。一个优秀的导入设计是一节优秀的课堂的开端,因此,老师需要让课堂导入部分成为一节语文课中最精彩的、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一、温故法

一种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温故法,也就是利用旧的知识,学生们所学过的文章内容,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有了这样的知识来进行铺垫,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也证明了温故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举一个例子,在语文课堂中,有一节课名叫《守财奴》,其中的一个将死之人,在临时之前也要比出手势让别人把香火给灭了来省钱。这篇文章将一些守财奴对金钱的概念描述的淋漓尽致,学生的脑海中也对“守财奴”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来,在老师教授《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时,那一家人在于勒到来前和于勒到来后明显的态度差,这样的内容如果直接对一些对“守财奴”这一概念还不是很熟悉的学生来说时难以理解的,但是有了这一理念以后,便能理解到这一家人对于勒的期待只是对钱的期待,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全靠钱来维持。利用这种温故的方法,让学生不会处于一种无法理解的状态,这样便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引用法

还有一种就是引用法,引用一些诗句,或是著名作者写的名人名言,引入法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因为单调的文章总是无法让人提取兴趣,甚至学生们无法看懂这篇文章的有关内容,这时利用引用法是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因为名人名句总是充满了艺术性,总是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比如,我们在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利用引用的手法,首先教师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有着这世上最美的四个季节,比如说我国的杭州的西湖,在春天,西湖十分的美丽,湖上开遍了荷叶和荷花,还有很多天鹅在湖上游泳,西湖是最美的春天。而最美的夏天在瑞士,瑞士是一个极美的避暑胜地,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凉爽的风,瑞士就是最美的夏天,而最美的秋天和冬天则是我们的“泉州”济南,于是就有了老舍的一句名言“上帝把春给了西湖,把夏给了瑞士,而把秋天和冬天都给了济南。”,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秋天和冬天圣地,济南。”像这种引用老舍的名言,来对本文对济南的介绍进行带入,学生在之前引入的部分便会集中注意力,对此产生了兴趣,也趁此机会,直接把学生带入到课堂当中。

三、故事导入法

无论是谁,都喜欢故事,故事对人的吸引力是很强的,人们无论是在干什么,总会对新颖的故事产生兴趣,对跌宕起伏的剧情十分的投入,就算是及其不爱看书的人,给他一本故意书,他也能看一整夜。即使是不爱学习语文的人,也会把语文书上的故事性文章看个遍,这就是故事的美丽。所以,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方法,用故事巧妙地让学生代入到这个文章之中。比如,学生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举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君王,他游手好闲,贪于玩乐,对国民的安康不闻不问,整天处在酒肉之乐中,这是一位恨君不成器的琴师便出现了,他想尽办法让自己能在国君面前弹琴,终于,他做到了,然而在他准备要弹琴时,他却只是抱着琴,迟迟不弹,这是君王很是疑惑,琴师解释道:“陛下,我在谈之前想跟你说几句话,你看,在我抱着琴迟迟不弹的这段时間,你已经显得不耐烦,那如果是你抱着这把琴呢,现在陛下手中抱着的不是琴,而是天下,是天下的百姓,陛下若将它抱在手中却迟迟不管,着急的可是天下的百姓啊。”说罢,琴师就开始弹奏,美妙的琴声让国君恍然大悟,于是,他便让琴师做他的丞相,一起来管治这个天下。然后再利用这个琴师的故事带入本文,因为之前的故事,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对突然导入的课文也不会抗拒,自然的就跟上来教师的讲课的节奏。

总结:总而言之,在设计语文教学课堂的导入技巧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需要考虑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还需要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配合,从而从各个方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把课堂的导入部分变成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的完美开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使教学能够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开展。

参考文献:

[1]阳丽涓,《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学术周刊;201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