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环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9-13 07:58彭爱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驱动实训教学法

彭爱霞

(东莞卫生学校,广东 东莞 52318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指导思想下,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规范与职业标准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职业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将戴明环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以期达到培养职业能力,对接职业岗位的教学目标。

1 戴明环理论

戴明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在“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的 PDS(Plan-Do-See)基础上演化而来,改进成为PDCA循环,所以称为“戴明环”[1]。PDCA循环即戴明环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由 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及 A(Action)行动(或处置)4个阶段构成。计划是确定目标及制订活动方案;执行是实施,实现与完成计划中的内容;检查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执行与完成情况,找出不足与偏差;处理主要是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制定改正办法与措施。对于没有解决的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则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去执行,这样往复循环,环环相扣,顺序推进,环环上升,从而使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戴明环已经成为全面质量控制的规范性管理模式(见图1[2])。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与互动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掌握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3]。特别适用于职业院校实训教学[4-5]。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学生分组、接受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指导、解决问题、任务检查、教师总结及交流评价等多个环节[6-7]。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模式,“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其变革与创新的显著特点,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8-9]。

图1 PDCA戴明循环图

3 PDCA循环结合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1 PDCA循环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应用实例

基于戴明环原理,将PDCA循环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并对其步骤进行简化,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提炼为:任务策划和分解、任务实施、任务检查及任务评价与改进4个环节。将直线型的教学模式修改成循环型的教学模式,环环相扣,渐次提升。下面以心肺复苏术为例,来展示与分析PDCA循环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术是护理实训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护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见图2。

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将PDCA循环作为理论指导和设计主线。流程见表1。

表1 心肺复苏术PDCA循环任务驱动教学流程表

(1)任务策划(P)。将心肺复苏术作为职业任务,复苏成功作为任务目标,并将此大任务根据操作步骤和学生分组情况分解成5个小任务:①判断;②心脏按压;③开放气道;④人工呼吸;⑤再次判断。并制定任务指导流程表,将这些小任务于课前分配给学生让其做好前期准备。

(2)任务实施(D)。在课堂上由学生对照任务指导流程表分组实施整个操作。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各有分工,有操作者、记录者、拍摄者、评判者等,并轮换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者和旁观者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和质量以及组内合作情况等。

(3)任务检查(C)。针对心肺复苏术这一职业任务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流程检查、标准检查及细节检查。由学生和教师双方面按照课前准备的项目过程评价表、操作评分标准及心肺复苏模型打印出的计数情况进行任务检查。

(4)任务评价与改进(A)。任务检查结束后评价完成情况,师生双方共同找出不足和偏差,布置课后任务,要求提出改进与提高措施,进入下一次循环进行纠正。

3.2 总结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3.2.1 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1)制定任务指导流程表。教师是否能正确解析职业岗位,是任务策划和分解的前提与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与能力,有较强的相应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同时掌握PDCA循环工作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详细的任务指导流程表。任务指导流程表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关键性设计环节,主要有任务名称、任务目的、任务准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是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资料。

(2)创设工作情景。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任务现场感或在真实的职业现场完成任务。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基本都建立了模拟医院和病房,教学设备和模型也在信息化时代下与时俱进,基本能达到现场感和真实感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以任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以致用理念,让学生真正融入职业情感和职业角色。

(3)细化评价标准。PDCA循环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直线型的教学模式修改成循环型的教学模式,因为任务完成的评价结果,将进入到下一次的PDCA循环去修正。所以,结合任务指导流程表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表,就成为这一环节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建立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设立了自评和他评、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包括流程完成率、正确率、动作准确率等。此外也从教学双方进行评价,包括考试合格率和教学满意度等。

3.2.2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学情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面向社区、临床护理第一线,强调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实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实训教学要围绕学生岗位要求和能力开展。

(2)以做促学。PDCA循环的任务驱动过程中,从任务策划和分解到任务评价和改进,所有环节都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自主完成。教师在制定好任务指导流程表和评价标准后,将任务于课前分配给学生,由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准备知识、场地、用物等,完成课前准备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对照任务指导流程表分组实施各项子任务。最后每组进行总任务的现场演示和讲解。

(3)团队协作。PDCA循环的任务驱动过程中,从任务策划和分解到任务评价和改进,学生都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课前准备,学生会在组内分配任务,然后相互讨论,得出课堂实施步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各有分工,有操作者、病人、家属、记录者、拍摄者、评判者等,并轮换角色。在评价方面,既有个人的实施和完成情况评价,又有各组的总体评价。课后分组反思,制定改进措施,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种方式培养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此种能力也是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总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在戴明环理论指导下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将直线型的教学模式改进成循环型的教学模式,环环相扣,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延续性和延展性,促进了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的提高,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推动了护理实训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
驱动实训教学法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