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2019-09-19 18:57李帆
中小学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五育融合隐性课程

李帆

摘要人类未来需要在更复杂的情境中完成更多非常规的认知任务,这就要求学校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综合发挥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首先,不仅需要“五育并举”,更需要“五育融合”,搭建课程育人的理想框架;其次,“活化”学科知识,拓展学科育人的多维边界;再次,关注隐性课程,如学校文化、校园空间、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等对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培植文化育人的丰厚土壤。

关键词综合素质;五育融合;课程育人;学科育人;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7-0040-03

近年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被提上重要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提出要“增强综合素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是流动的、开放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需要在更复杂的情境中完成更多非常规的认知任务,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并且考验着个体在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养成与取向。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由与学生全面发展紧密相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诸多基础的、核心的素养所组成的素质合体”,[1]表现为在实现“成功生活”与建设“健全社会”过程中,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素质的集合。中小学校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综合素质培养需突破在一门独立学科、在固定课时里进行的观念误区;要综合发挥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增强。

一、推进“五育”融合,搭建课程育人的理想框架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离不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许多人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简称为“五育并举”,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并举”,意味着五育之间同等重要,它们是各自独立平行存在的。众所周知,当各种知识、技能分领域进入学生头脑时,它们是不会自然而然地结构化的,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入个体后必须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在才有意义,因为碎片化的孤立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五育之间的理想状态应是“融合”。融合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联系,强调各育之间是有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是贯通,强调对各育的知识和素质的理解和获得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三是整合,强调各育之间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2]“五育融合”体现为以下两种路径。

其一,基于某一学科的融合。即以一门学科为主轴,寻找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共鸣。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善于发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五育教育资源,善于在不同学科中制造融合教育的契机。例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表述,就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劳育与其他几育的联系,并提示了以劳育为切入点开展“五育融合”的大思路。实践中,有的学校设置了三类劳动校本课程:以劳动意识启蒙为核心的劳动认知类课程,以劳动技能的操作与实践体验为核心的劳动实践类课程,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劳动创新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不仅有独立的劳动课,也有与学科教学、社团活动、技能训练课等相融合的劳动渗透课。以此类推,各学科都蕴藏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若善加利用,则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以提升。

其二,多学科相融合,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即以项目、主题、任务、问题等为统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综合地带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育者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把知识融贯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调动、运用、联结多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STEM教育是典型的多学科融合教育,涉及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尽管与科学、数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有密切的联系,但它并不属于任何一门单独的学科。[3]

这类综合性课程也对学习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把不同学科的分散知识变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如何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的认知重构?一些学校和教师进行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团开发的校本课程“博悟之旅”,让学生从文物出发,了解中华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面对一个文物,教师带领学生从文学、美术、历史、社会、数学、科技等各个领域进行审视与了解,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不断提高推理、判断、严谨表达等综合素质。是什么把这些知识融贯起来?是“博悟之旅”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仅仅是讲文物,而是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思维、眼界,教给他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是连贯地、历史性地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更高一层上,不同学科总会找到背后的相通点。

二、“活化”学科知识,拓展学科育人的多维边界

学科知识是形成综合素质的载体,基于学科知识进行的学科活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学习任务群”,二是“语文活动”。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性与任务性、真实性与情境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等特点,“语文活动”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结合的特点,都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学科活动在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学科活动是否有效,衡量标准之一是知识是否得以“活化”,即静态的书本知识是否在学生发现、建构、运用和创新的过程中焕发了活力。课堂上是否实现了活化知识,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联结,即是否产生了新旧知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自我或知识与生命的联结等,让某一具体知识在知识链或生活、生命中活起來;二是知识的转化,即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自我的感官、生命或精神价值,让知识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活起来;三是知识的生成,即是否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和生成了新的观点、经验和方法等,使知识在不断发展中活起来。这对教师学科育人提出了较高要求。此时,教学是形式,教育是内涵;教学是器,教育是道;教学承载着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通过教学来实现。[4]通过学科学习,最终指向的是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

随着新技术对学校教育的渗透,设计学科活动时,如何打破课堂的空间局限,形成多样的学习空间和格局,从不同角度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尝试从学生身边的日常器物出发,以此勾连中国文化的脉络,带领学生经历完整认知世界的过程,其学科活动包括三个认知进阶:以万物(知识)、致良知(素养)、成见识(能力)。如在学习“石头”的一个周期整整60天内,学生有时在教室里学习,有时在公园、博物馆游学,他们摸石头、敲石头、玩石头游戏、念《石头汤》绘本、在石头上画画、讲石头的文学和历史……孩子们从平常的石头中发现了丰富的内涵,并体会和领悟“石头”背后的精神意蕴以及更广阔的中国文化。[5]围绕“石头”设计的诸多学科活动,涉及教室、大自然、家里、博物馆等众多学习场所,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探讨、游戏等引导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技能、信息素养、协作精神等都得到了锻炼。可见,好的学科活动既凭借教室又突破教室,既依靠教材又突破教材。大道合一,万物皆可化为课程资源;学习活动多样,一个真正内在关联的无边界教育时代即将来临。

三、关注隐性课程,培植文化育人的丰厚土壤

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既依靠显性的课程和教学,也依赖于隐性课程,诸如学校文化、校园空间、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一,校园空间是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物质土壤。学校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效率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一所小学在设计教室时,低年级每个班级都有独立的教室和活动区;而到高年级,两个班共用三间教室,室外完全共有,室内外都会安排共同的作业。这种教室空间是根据儿童伙伴交往的年段特征来安排的。即随着年级升高,儿童更多地选择与自己兴趣、习惯、性格与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于是学校把高年级不同班学生的空间打开,给他们更多机会、更大范围去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者。这样的教室安排,从契合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特点入手,为学生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土壤,影响着学生交往能力、社群态度等方面素质的形成。

其二,教学组织管理方式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空间。教学组织管理方式中所包含的隐含信息,会让学生学习到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例如:高中课改的选课走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而是一种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有效教育资源。自主选择课程,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范围上突破了班级、年级限制,让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在接近于真实的场景中得到提升;参与制定专业教室规章,学生的规则意识、理性行使权利的意识得以树立。深入挖掘教学组织管理方式中的教育意蕴,不仅有利于新的教学组织方式的推广,而且有利于塑造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

其三,师生关系是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养分。北京师范大学邹泓等在北京市五所中小学进行的一项“学校适应”调查显示:在学校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师生关系一般型和冲突型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学校是喜欢还是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对教师来说,能否采用以平等对话为标志的学生管理方式,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课堂事件,独立开展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家校沟通,营造良好的教学班级氛围等,都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这对教师的组织策划、有效表达与倾听、时间管理等方面能力提出了综合挑战。

总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学校站在整体设计、全方位育人的高度重构学校生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生活中得以切实增强。

参考文献:

[1] 张庆守.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论纲[J].东南学术,2008,(4).

[2]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曹培杰. STEM 教育的关键:跨学科、灵活课时与深度学习[J].中小学管理,2018,(10).

[4] 武凤霞. 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J].人民教育,2018,(13-14).

[5] 杨军,姚曦.教育家:素面相见,钱锋的万物启蒙[EB/OL]. [2019-05-2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07/10/35597495_581390378. shtml.

[6] 鄒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50078)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五育融合隐性课程
五育融合视野下西藏高中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探究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