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形式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以H大学“英语畅谈中国”课程为例

2019-09-25 09:29霍梓君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当堂学习效果维度

霍梓君,袁 悦,汪 曼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兴的教育概念,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教育部不断推出相关指导性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2012年3月,教育部公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课程建设与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监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

自此之后,我国高等学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教育制度创新和优质资源共享。截至2018年1月,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共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 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由此可见,我国的慕课建设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为高等院校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相比逐步完善的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的执行遇阻等问题较为突出。在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在通过网络慕课学习后的实际学习效果仍待探究。

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H大学《英语畅谈中国》课程以英文授课方式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内容,让学生在提高英语听读技能的同时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助力高校课程建设的同时也展现了认同传统价值观的文化自信。该课程目前被列入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建设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支持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自2015年来面向以H大学学生为主的全社会人士开设,截至2019年3月,报名人数已超过2万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门课程被列为H大学部分专业的必修课程,覆盖文史、理工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英语畅谈中国》时,需要在进行网络慕课学习的同时接受当堂授课。

H大学《英语畅谈中国》符合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将学生同时置于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情境中,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条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这两种不同大学英语学习形式的学习效果进行对照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厘清以下问题:

(1)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学习效果表现差别。

(2)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学习效果的不同具体表现。

(3)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影响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学习效果不同的因素。

2.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问卷内容设计主要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维度,将三维目标进行细化,分别考察通过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对于《英语畅谈中国》课程的掌握程度。

在完成问卷调查后,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研究。在录入数据后,使用SPSS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问卷每个变量的均值越高,该变量对应的学习效果越差;每套问卷的总值越高,该学生学习后的学习效果越差。除问卷内容外,也对学生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学习模式下的期末成绩进行对照分析。

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也兼顾定性分析。对部分学生样本进行深度访谈,对问卷调查进行补充。同时通过对于网络期刊文献数据库和图书馆相关书籍的研读,综合判定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实验数据所呈现的教育现象。

2.3 研究样本

自H大学2016级与2017级两个年级中曾学习过《英语畅谈中国》课程的40个班级中,每个班级按人数比例抽取5~7人,所涉及的班级覆盖文史、理工专业。除了教学模式与授课教师不同外,他们面对的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对样本的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学习效果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将两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进行对照。

研究样本共计210人,男生81人,女生129人,2016级108人,2017级102人。在所有学生中,有102人生源地为农村,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

2.4 研究问卷设计

参照3个维度,本研究编制了大学英语网络慕课学习效果、当堂授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把英语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全部囊括在内,共计3个维度,分别为28项、24项题目。问卷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计分统计,5个计分点分别表示:“5非常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

通过对网络慕课学习效果问卷和当堂授课学习效果问卷进行信度检验,3个维度的量表信度Cronbach’s α都处于0.8~1.0之间,属于很好信度范围。后经专家评估,确保问卷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3 统计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研究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学习效果的各维度及总量表得分进行了均值统计,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从表1可以发现,网络慕课的英语学习效果总量表均值为90.371 4,远高于当堂授课的总量表得分81.600 0。

在其余3个维度上,网络慕课学习效果知识与技能目标均值为43.847 6,略高于当堂授课43.681 0;网络慕课学习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均值为22.004 8,高于当堂授课16.514 3;网络慕课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均值为24.519 0,高于当堂授课21.404 8。在3个维度上,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的学习效果各维度差异相似,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均值最高,过程与方法目标均值最低。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方差统计结果

3.2.1 总量表差异

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的英语学习效果总量得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慕课的总量表得分均值M=90.371 4显著高于当堂授课总量表得分81.600 0,F=25.971,P=0.000小于0.05,这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表明,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H大学学生英语学习总体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当堂授课教学方式,即网络慕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英语畅谈中国》学习效果总量表方差分析结果

3.2.2 知识与技能维度

对比知识与技能维度上《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发现(如表3所示),网络慕课组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的均值M=43.847 6高于当堂授课组的均值M=43.681 0,F=0.031,P=0.860大于0.05,这说明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学习效果与当堂授课相比在0.05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使用了网络慕课教学方式以后,H大学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学习效果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根据问卷设计的指标内容,把知识与技能维度拆分为英语知识维度和英语技能维度。对比知识维度、技能维度上《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我们发现(如表4所示),在知识维度上,F=5.561,P=0.019小于0.05,在技能维度上,F=5.212,P=0.023小于0.05,这说明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在知识维度、技能维度学习效果与当堂授课相比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后,H大学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维度、技能维度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表3 《英语畅谈中国》学习效果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方差分析结果

表4 《英语畅谈中国》学习效果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维度方差分析结果

3.2.3 过程与方法维度

对比过程与方法维度下的《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可以发现(如表5所示),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的均值M=22.004 8显著高于当堂授课的得分M=16.514 3,F=164.614,P=0.000小于0.05,这说明网络慕课组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学习效果与当堂授课组相比,在0.05水平下呈现显著差异。以上结果可以解释为,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以后,H大学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中,过程与方法维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表5 《英语畅谈中国》学习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维度方差分析结果

3.2.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如表6所示,通过对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下的《英语畅谈中国》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我们发现,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以后,网络慕课组在情感态度维度上的均值M=24.5190显著高于当堂授课组的情感态度得分均值M=21.40484,F=36.084,P=0.000小于0.05,这说明网络慕课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学习效果与当堂授课组相比,在0.05水平下呈现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使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后,H大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表6 《英语畅谈中国》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维度方差分析结果

3.3 T检验统计结果

3.3.1 年级对比

如表7所示,通过对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下,2016级本科生与2017级本科生分别在网络慕课与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我们发现,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2016级本科生与2017级本科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可以表明,H大学16级本科生和17级本科生基于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在各个维度以及总量表上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不显著。

表7 《英语畅谈中国》两种教学方式年级对比

3.3.2 专业对比

对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下,文史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学生分别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如表8所示),我们发现,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文史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可以表明,H大学文史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学生基于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在各个维度以及总量表上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不显著。

表8 《英语畅谈中国》两种教学方式专业对比

3.3.3 生源地对比

如表9所示,通过对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下,来自城市与农村不同生源地学生分别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不同教学方式之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差异,我们发现,基于网络慕课教学方式,城市与农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学习效果呈现显著差异;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总量表上,呈现显著差异。基于当堂授课教学方式,城市与农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学习效果呈现显著差异;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总量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H大学来自城市与农村不同生源地学生基于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英语学习效果差异显著,同时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下,城市与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在总量表上有显著差异。

表9 《英语畅谈中国》两种教学方式生源地对比

3.3.4 期末成绩对比

为了简要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本研究抽取16级、17级共261名学生,选定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总成绩和及格率和优良率的成绩等级作为比较对象,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0)。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成绩等级和期末成绩具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可以表明,H大学学生英语期末总成绩在网络慕课和当堂授课两种教学方式下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网络慕课教学方式下期末成绩高于当堂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

表10 《英语畅谈中国》两种教学方式期末成绩对比

4 结果讨论

(1)网络慕课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优于线下授课。无论是成绩还是调查实验,在使用网络慕课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总体优于当堂授课教学方法的情况。在网络慕课情景下,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不再受到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拥有时间较短、信息密集的特点,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所授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慕课教学也整合了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超链接、互动教学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扩展了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可以接触更多信息,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慕课情境下,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思想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优于单纯线下授课。

(2)网络慕课教学更能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就语言知识方面,相较于当堂授课教学,网络慕课具有更多信息资源,并可以有效实现这些资源的整合运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慕课情境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升,其注意力、记忆力投入更多,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就学习技能方面,在传统的当堂授课情景下,老师的阐释为主导,学生主要进行理解和思考,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受教师资质限制,口语表达、书写记忆等技能只能通过线下自主练习实现,而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技能的提升速度缓慢。而网络慕课则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综合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以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做到实时反馈,更好实现了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

(3)网络慕课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在当堂授课教学模式下,这一学习过程主要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安排来实现,容易出现目标虚化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境下无法体现,也很少与教师、同学互动,极少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

网络慕课的形式,则使得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相融合,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通过视频、课间问答来实现学生对疑难点深入挖掘思考。而丰富的网络资源降低了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的门槛,课后论坛、作业等学习形式也有助于形成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4)网络慕课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培育有更大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一种隐性形态而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人文价值等。而在当堂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跟随教师的思路来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辅助以PPT来进行更好的理论学习,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

但丰富的网络慕课资源则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慕课中会穿插音视频的应用,并增加互动练习的环节,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之中,并在其中感悟到课程背后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

(5)不同情境下,学生的学术背景对其学习效果有所影响。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来自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而这种差异主要影响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学习效果。而本科时选择的文史、理工两类专业背景,对语言学习无显著影响。

高中生源地在乡村的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差,基础设施不足,因此对于口语、阅读、书写技能的掌握弱于城市学生。这种学术背景影响深远,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效果仍较为明显。

5 结语

本研究提供的初步证据表明,在H大学《英语畅谈中国》课程中,网络慕课教学模式能带来相对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慕课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英语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实现课堂改革的有效途径。总而言之,网络慕课在英语教学上可以弥补许多当堂授课的不足,故应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当堂学习效果维度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不怕死的留下
莲心宝宝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