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席上懒勾留”——袁枚和他的“子不语”世界

2019-09-27 02:57湖北黄敦兵
名作欣赏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不语袁枚

湖北 黄敦兵

清代文言小说,除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外,袁权的《子不语》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最负盛名。

袁枚的《子不语》,后改名《新齐谐》,原取意于《论语》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书名似乎定位于诙谐,取意于示炫。原书共二十四卷,后作续集十卷,共约一千则。袁枚的小说以叙事见长,通过鬼神怪异之事反映了社会的多层个面,结集为《子不语》。

袁枚的“子不语”世界,是“程朱席上懒勾留”而“走出理学”的“性灵”世界。

袁枚“子不语”世界的“出场”

《子不语》中的不少故事,可以引发现代人多层次的解读与思考。有的故事经过解析,甚至可引申套用,以对应分析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从儒家文化看,“子不语”中有“怪”“力”“乱”“神”,而《子不语》的故事集中,亦是怪异种种,总让人觉得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实在是另有着眼。

鬼怪狐仙,是“怪”故事中的主角。《狐生员劝人修仙》中的狐界,犹如人界,各为进阶萃拔于优越的科考而焦心劳瘁,作者似乎想揭示科考对士人内心的冲击。“南山顽石”竟然成为邪鬼,不倒翁作怪竟可偷店主财物,江怪大鳖临难托梦于妇女……古树古物,万物有灵,种种灵异效应,即使传统社会中的士人也多深信不疑。其中的狐女助寒士,其途多类,包括了诸如婚配、治家、科场助文、助资营商等各个方面。《陈清恪公吹气退鬼》中,陈鹏年未遇时,与乡人寒士李孚秋夕乘月闲话,李外出沽酒,陈持其诗卷坐观等待。这时见“门外有妇人,蓝衣蓬首,开户入,见陈,便却去”,一如阳间男女有别之礼。李孚虽家贫,却“好客不已”,以至于其妻子“头止一钗,(还)拔去沽酒”。平素不良的陈氏子,游普济寺时,见寺中将五通神供于关帝之上,“怒其无礼,呼僧责之,命移五通于关帝之下”,连“游人观者俱以为是,陈傲然自得”。晚上却遭五通神伏身显灵:“我五通大王也,享人间血食久矣,偶然运气不好,撞着江苏巡抚老汤,两江总督小尹,将我诛逐。他两个都是贵人,又是正人,我无可奈何,只得甘受。汝乃市井小人,敢作威福!我不能饶汝矣。”家人环拜乞请用三牲纸课,延僧祷祀,也没能救得了他。灵异事件中,神怪竟然能择人而产生不同后果。《碌碡作怪》等,故意神怪科举士人的灵异效能与独特地位,这可能说明作品透显了一种尊崇士类和高尚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

果报种种,亦为传统社会所崇奉不移的信念,然而其中也不乏种种“暴力”。《平阳令》中的朱铄,为“性惨刻”的酷吏,主观断案,在旅店被鬼怪迷幻,“为妖鬼所弄”,错杀了自己的妻妾子女。因果报应,或然或不然,但竟然牵涉无辜的妻妾子女,在果报中,常常使无辜者成为果报的“陪斩者”,这些现象总会让今人觉得,那些“爽然不失”的“天理”“报应”似乎有失慈仁、宽容与公道。鬼怪亦有善恶,然其善恶无定,显示了灵异世界的复杂性,一如凡尘。《两神相殴》中常州钟孝廉,虽“一生行善”,却“晚年无子,且衣食不周”,不免指斥神灵无报,“将生平修善不报之事一一诉知,且责神无灵”。然而,神灵世界亦是分工细密,各司其职。当他前往拜见素大王,听闻了历史上“如此奇冤,二千年来绝无报应”,“钟方悟世事不平者,尚有许大冤抑,如我贫困,固是小事,气为之平”。篇中所言“理不胜数,自古皆然”,不免让人对繁密的“天理”与复杂的“报应”畏葸屏声、安之若命了。

在传统社会中,民间的淫祀与盲从,即使士类已难免。鬼知民间荣禄仕进的隐机,了然于“世间功名之事”,对此,士人也确信不疑。像山东林秀才,四十不第,遂有“改业之想”,而冤鬼劝其不要放弃,并暗示科考必胜的天机。故事集中的有些县宰,亲历果报,他们装神弄鬼,神道设教,扶乩占卦,像《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一样作“葫芦判案”,也从侧面说明了俗世的无奈、法律的无力和世态人心的复杂。

故事集中那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即使从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仍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民间立场,一种处理超验领域问题的智慧。神佛世界与凡尘人间交织,兽性、人性、神性混杂,增加了人世间的不确定性,促成了上述价值观评判标准的形成与稳固。《烈杰太子》中的作怪邪神,之前还是深得众人信奉的“勇烈豪杰”。《尸行诉冤》等超越阴阳人鬼二界的诉讼案例,会让读者感到那个冤狱丛脞的不公社会。《两神互殴》更进一步揭示了神的糊涂,以酒量大小决定权力归属。《城隍神酗酒》中的城隍神“酗酒妄刑”,不辨善恶,混淆秀才与盗贼,也让神性光辉黯然失色。《长鬼被缚》中的长鬼,因救人自己却遭谴责,说明鬼怪亦有善类,亦有善人得恶报的差错舛误。《柳如是为厉》说柳如是曾缢死于苏州昭文县署,为祟于现任官家眷,致使其迷幻缢死,可见“忠义之鬼”,亦不免用“引路替代”。《鬼借官衔嫁女》揭示了官本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所及,鬼亦如人间爱惜体面、尊崇势利。

通过怪异故事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是《子不语》给我们提示的最大主题之一。生死观是人生哲学一大主题,小说集中不少笔墨用在描写主人公如何面对死亡上。《地穷宫》也有一段死亡体验的文字,生动表述了将死之苦楚,既死之“轻倩”。鬼怪以人间仆隶工作等底层人为取乐之资,侧面揭示了现实社会的不公。《南昌士人》描写了一个托付甚重,践诺实难的故事,亡友托付同窗赡养老母,照顾年轻寡妻,梓行遗稿,还数千钱欠款。践诺家累之托、传名之命、补欠之付中的任意一项,对于一个尚未高中科举的穷友而言,都是一项不小的考验,不免让读者为之担心。你看被托者因鬼托而“唯唯”,实由于怕而言不由衷地答应了。死者起立曰:“既承兄担承,吾亦去矣。”然后留下生者的无限恐惧与无穷累赘。不知怎么,这总还会让人想到李贽之不见族人,心底里恐怕受族人之“迫”而不得自由。在给曾继泉的一封信里,李贽曾说到他所以落发的原因,“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发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读书人的柔弱、俗化形象,无处不在。

不少故事都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家世传闻,而《田烈妇》之类故事的某些议论,会让读者觉得是作者在告诫世人:那些民间怪事,“作访闻足矣,何必托鬼神以自奇”?《观音堂》中的县令购赎寺僧“盗售”的屋舍,其起因与报答,多以梦境预示,也可以看到人们施惠而多怀回报之念,往往通过梦境彰显了这种心思。《锡锞一锭阴间准三分用》与《地藏王接客》,则揭示了阴间见官亦须“门包”之类,阴间神亦贪污腐化、势利无常,一如阳间盛行。

人与灵异世界的情感纠葛,亦是值得重视的文学生态现象。当士人痛感现世情感纠结的存在时,常常会塑造出人鬼恋情、人狐恋情、人神恋情、人怪畸恋等,比如《斧断狐尾》中有人狐恋,《洗紫河车》有人鬼恋,而《赑屃精》中有人怪恋,《张光熊》中则有人狐再续前缘。然而,《马盼盼》中的刺史“邀仙媚鬼”,而“上帝最恶者,以生人而好与鬼神交接,其孽在淫、嗔以上”之警戒,不免为想象的士人情爱世界的边缘镶上了一道可怖的黑边。《喀雄》中的狐女以身相报,且“冒托”他女,最后成就他人姻缘,全身而退。这种报恩与恋情夹杂的故事,在中外小说史上都极具代表性。

作为一部明清之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中已经绽露了新思想的幼芽。《替鬼做媒》中显示了作者赞同寡妇再嫁的立场。据当时实事改写的《全姑》,则描写了貌美的全姑与陈生两情相悦,却受到“自负理学名”的县令的残暴凌辱;《狐道学》讽刺世间满口仁义道德,“口谈理学而身作巧宦”的理学家的假道学面孔,都是从侧面批评理学流弊,嘲弄假道学,主张尊重女性,讥刺贪暴官吏。从《鹤静先生》中,可以读出文人袁枚于政治立场之问题,实是采取了无可无不可的立场。《秀民册》中所录,“皆有文而无禄者”,其中发出“科第中皆无实学乎”的质疑,与“既有文才,又有文福,一代不过数人”的残酷现实,正可从“一第区区何足羡,贵人传者古无多”的诗句中,读出诸多酸辛与无奈。

袁枚的俗世关切及其近代意义

袁枚性格豁达,他“程朱席上懒勾留”而喜好山水之游,乐交天下好友。他的《子不语》之类的著述,很多为“文史”外寻求“娱乐”的结果。正如袁氏自序所言,这是他从事文史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以自娱。

袁枚的俗世关怀,通过建构“子不语”世界而得到有力的表现。文学生态中的诸神谱系,几近于凡尘之俗陋。这似乎说明“谱系”内、“体制”内的神佛,并非理想之仙佛。前述不同类型的故事情节,既是袁枚俗世关怀多样性的文学表达,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清之际儒学的某种近代转向。

袁枚借至圣孔子的“不语”模式表达他的主张:即使怪、力、乱、神之事,存疑可也,不必过于认真的。在我眼中,袁枚几乎成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时代一道奇异的风景,他闲适放达的生存模式、寓庄于谐的著述方式,成为一种维护读书人尊严、坚守思想自由的曲线表达。

如果说张岱在晚明唱着告别繁华奢靡生活的末世挽歌,那么袁枚唱的该是游弋俗世、远离崇高的世俗清唱。他们都部分代表了民间的歌谣。2008 年中国哲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我的阅读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文学。在这个转变中,我有选择地注读了一些短篇小说集,拓展到了原想读而没能读成的其他好书。

《子不语》也许是我十多年来读得最认真的一本好玩的书了。笔者选注的《子不语》(岳麓书社2019年版),便是采用边读边注的方式,完成了研究性的精读与选注。我认为选注型的研读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比对能找到的数种出版物,整合出最完整的初校、初注电子稿,做到字词、句读几无差误,形成该书的整体“意象群”,这步工作大概要断断续续进行一年多;第二步,用近一年时间研读相关研究成果,在全部稿本基础上再“海选”故事性强、启发性大、较具可读性的长短故事;第三步,与第二步略后一步,从阅读受众层面考虑,再用近半年时间,结合一些大学初年级学生,尤其是中学为理科出身的学生所提出的疑难字句与阅读感觉,再次补注精选、斟酌损益。

因此,古代文史典籍的选注研究,往往既是“狮子搏兔”用尽全力的结果,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向谨严性选注典范学习的结果。另外,出于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的考虑,书中部分注释与导读及相关疏释,对某些篇目、议题做了些想当然的引申,但都还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猜你喜欢
不语袁枚
袁枚养生:随园有“五不”
惦 念
自然生长
苦恋
一百顶高帽子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不 语
袁枚:文人是怎样修炼成富豪的
袁枚也曾被难倒
才子袁枚缘何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