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引入,成功关键

2019-10-07 14:59雷树远
新一代 2019年13期

雷树远

摘 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生物科课堂教学活起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乐意学、积极学、学有所获,这是我辈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对比过去的生物科的各种教学情况和效果,会发现采用巧妙的课堂引入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程的积极性,让生物科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提高生物科的教学质量。这里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和同事们的经验,总结出几种形式的课堂引入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以便跟同仁们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生物科、新课程课堂教学、巧妙的课堂引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堂教学仍然是新课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课堂的引入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的引入即一堂课的开始或研究新问题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引入,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學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开课的导入也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始要环节,若一开课或研究某个问题前就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质疑、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课堂教与学活起来,首先要设计好教学的引入,而且不应长期使用单一的形式和方法作为教学的引入,而是尽可能的灵活使用多种的形式和方法手段纳入教学引入,以便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下面就把这几种课堂引入方式作一简要介绍,并借此与同仁们共同探讨生物科新课程教学如何做好课堂引入问题。

一、问题型引入法的使用

问题就是尚待解决,需让人去弄明白的一种情境。“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无论上什么课,开课时,恰当地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一种“悱、愤”状态,即让其“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师生互动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定能自主地“开其心,达其辞”。但在新课程教学中,要体现课改的精神,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灵活、巧妙、新奇、有吸引力,最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问题、知识实用化或娱乐化、科学挑战化,在生物学教学中,问题型开课虽是一种传统的广泛的引入方式,但在新课程教学中仍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引入方式。

如:“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节内容,教师巧妙地提出递进式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提问:“同学们画过什么植物的绘画?你画过的绿色开花植物有那些器官?其中生殖器官是什么?美丽的花是怎样发育而来的?你会画一朵花吗?”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之后,教师接着问:“花谢了怎样长出果实来?大棚里的西瓜或黄瓜为什么需要人工授粉?花的哪一部分结构被虫子吃掉以后就不能长出果子?你能说出其中奥妙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艳丽的鲜花谁不爱;收获的果实和种子谁不喜。不等教师讲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的结构的相关,学生已然切急地举步进入“花的海洋”,去了解花的结构,探索开花后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的奥秘。这样,学生通过解剖、观察桃花,从而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以及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原理,学习效果较佳。这是一种较富有想象力的又有一定趣味性、实用的、知识性的问题型引入方法,效果也不错。

如果问:“有一公司为了开发绿色水果,减少农药污染,提高产量和品质,试做这样试验:用沙网罩住大棚不让虫子飞进大棚里危害大棚里的西瓜。结果,虽然减少了农药污染,但却导致严重减产。这是怎么回事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悬赏5万元解决这个问题。谁能帮助公司解绝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先学习研究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和条件,最后再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引入可能更有挑战性和实用性,更能激起学生的斗志,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娱乐型引入法的使用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开课,如:猜谜语、演小品、讲故事、唱儿歌等,既能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集中到课堂上,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学、乐学。但目前的学生很调皮、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要注意控制好课堂节奏,避免课堂秩序失控:

(一)猜谜语引入法。关于生物的谜语很多,以一则谜语来开课,能立即点明学习的对象,进入主题,学习的针对性强,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一则动物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褂阵,专捉飞来将。”学生立即猜出是蜘蛛,随即出示挂图“蜘蛛捕食”,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蛛形纲一些主要特征及其与昆虫的区别,也可让学生说一说蜘蛛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又入学习软体动物时,自编谜语“”‘花木兰----打一种或一类动物:鲜肉柔柔两眼高,赤足慢举比娥娇;秋风霜下藏宝(保)贝,抵御外敌保我朝(巢)。”让学生猜猜,猜得出不出,阅读课文后再猜猜,尝试分析谜语中所说的蜗牛的特征,进一步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又如在学习果实的结构时,先让学生猜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然后分析依据: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花生果实的什么结构,并让学生解剖和观察花生果实的结构,最终得出果实的结构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二)演小品引入法。小品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文学形式,把它恰当地运用到生物学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如在上“五彩缤纷的植物界”时,可以用演小品的形式来引入。头戴不同植物头饰(用枝叶、花果等做成,代表不同植物类群)的几位学生按其所扮演植物类群的进化顺序隆重登场,再按植物类群的特征组合造型,接着解说员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他们各代表什么植物类群?依据是什么?请述说各“家族”(植物类群)的特征,他们当中那个家族的哪个“家族”的种类最多?哪个“家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的贡献大?目前地球上哪个“家族”最为繁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学习,并对同学收集的种子,争论它们各是哪个“家族”的成员?最后小结复习时再由演员从藻类植物过渡到被子植物,分别简述各类群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请同学评判那个讲得较完整,并提出一些遗漏的问题进行“答记者问”。如饰演被子植物的学生介绍(自豪地):“我被子植物多达30多万种,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是分布最广的、结构最复杂的、最高等的植物,我具有六种器官,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我的形形色色的子子孙孙、亲戚朋友中,有的生活荒漠、有的生活在……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中最为密切。所以,你们人类如果要更好地利用我们被子植物为自己服务,首先就须多了解我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这里有许多‘为什么等着你们来探究哦!”

(三)讲故事引入法。关于动物的小故事很多,通过让学生讲他们熟悉的动物故事引开课题,不失为一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开课方式。如:“小猫钓鱼”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则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述,他最后讲到:“小猫集中精力,全心钓鱼,终于钓起了一条大鲫鱼!”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鲫鱼(放在装水的水槽里)就能立即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直观、生动而又形象。

(四)唱儿歌引入法。儿歌是中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文学形式,学生唱着儿歌在回忆童年的乐趣之时,自然引入新的学习对象。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形象地描述了兔子的什么知识?”这首儿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可爱的行为,在学习“动物的行为”时这样开课,其乐融融,缩短了学生和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由喜欢兔子到形成对动物的一切产生好奇,达到学生愿学、乐学之效。

(五)利用谚语引入:

在教学中适当引用谚语可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帮助理解所学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例如用“九月九燕发走,三月三燕来钻”来引入动物的节律行为;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引入遗传现象;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来引入变异现象;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引入条件反射等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想要有较多而适合的谚语应用到生物科教学中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读书活动中注意收集与生物有关的谚语,才能灵活使用此法。

三、直观型引入法的使用

教学中利用直观的教具、学具,直观展示学习的材料,既烘托了学习的气氛,创设了学习的情境,又能使知识的可接受性增强。这是生物学课堂教学常用的开课方式。几条蚯蚓、一朵桃花、一个蝗虫的形态结构模型、几张挂图、一段“青蛙捕虫”“猎豹追捕羚羊”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都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能量的供给”?新陈代谢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对旧知识的综合理解较重要,课前我在黑板上贴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器官系统的挂图,打出“新陈代谢图解”的投影片,营造一种以能量供给为中心,结合其它各系统知识一起的学习情境,学生一走进教室,立即进入了一种我们将要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算算总账”的准备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挂图并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能量供给的复杂过程。一般的生物新课都可采用此法,且都有较好的效果。

四、实验、活动型引入法的使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开课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动手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先让学生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结果清水变成“牛奶”了----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这时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什么成份?用空气充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有什么变化?”“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是从哪儿来的呢?”等疑问,如此开课引入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讨论其他相关问题。如此也很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看不到得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可感受到的现象,让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新知识。在有实验的或探究的新课和探究性学习中可灵活使用此法。没有实验要求的章节,有的也可以自己创设小实验来引入。

五、说课型引入法的使用

授課之前,用投影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阐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向学生说明学习的任务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即向学生交待怎样去看书、怎样去观察思考等。然后,教师解合各种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教学中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想,从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或复习一些重点章节的内容时适当使用此法还是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使学生适应艰辛的、枯燥的收集信息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六、复习型引入法的使用:

在上新课、提出新问题前,先复习旧课的一些与新课有联系的点知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识,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较常用的引入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使用此引入法仍然是可行的。

总之,在现代学生的特点下,生物科课堂教学若脱离了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是不可能让课堂活起来的。富有艺术性的、欣赏性的、探究性、挑战性的、娱乐性的、实用性的,适应于时代需求的教学引入是激起课堂活性方法之一,但不管哪一种课堂引入法有多么好,都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最适用的,也都不应该长期使用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多种方法交替使用、混合使用、创新使用,保持其新奇性、巧妙性,可在开课时使用、也可在课中解决新问题前使用,否则又变成了一种呆板方法,也会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