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药物经济学分析

2019-10-10 08:21卫玉光叶转琼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质子泵普拉消化性

卫玉光,叶转琼

(1.东莞市长安医院药学部;2.东莞市长安医院门诊部,广东 东莞 523000)

导致消化道黏膜防御-修复机制失衡的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异常胃酸分泌等均可诱发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发作中上腹节律性疼痛,并可伴随恶心、呕吐、胀痛、灼烧感、饥饿痛,甚至出现呕血、黑便、胃穿孔等[1-3]。临床上首选治疗方法是抑制胃酸分泌[4]。艾普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国家一类新药现已推广应用,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效果显著[5-6]。本研究收集了东莞市长安医院接受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病历资料,对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患者病历,按以下标准纳入病例:通过症状及内窥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且接受艾普拉唑或奥美拉唑抗酸治疗;未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部系统疾病,如心、肝、肾功能性损伤等;就诊前2周内未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和或H2受体拮抗剂。排除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未接受完整疗程及病历资料不全者。

1.2 一般资料

共纳入173例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48.35±19.35岁,男∶女为101∶72,内窥镜诊断为胃溃疡90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83例,溃疡直径0.3~2.2 cm,病程7天至2年。将入选的病例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艾普拉唑组(A组,n=90)和奥美拉唑组(B组,n=83)。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溃疡直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艾普拉唑组给予口服艾普拉唑肠溶胶囊(壹丽安,丽珠制药)1次/d,每次10 mg,疗程持续4周。奥美拉唑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2次/d,每次20 mg,疗程持续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均监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疗程结束1周内复查消化道内窥镜。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愈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成本。

1.4.1 疗效评价 记录疗程结束时复查内窥镜的表现情况,溃疡完全愈合且无周围炎症视为痊愈,溃疡完全愈合但周围仍可见炎症视为显效,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超过50%视为有效,溃疡缩小面积少于50%视为无效。痊愈率和显效率之和为总愈合率,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2 药物经济学分析 本研究的治疗成本是治疗消化道溃疡所采取的治疗方案消耗资源价值的等价货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7]。直接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非直接医疗成本。由于本两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无住院费用,其挂号费、交通费、时间成本等费用构成的间接成本和非直接医疗成本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成本因无法精确采集,故主要比较抗酸治疗药物费用、检查费用、不良反应处治费用之和构成的直接医疗成本。按同期我院门诊药品零售价格和检查项目挂牌价格统计,结合最小成本法和敏感度分析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期间,A组和B组分别有2人和5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均于服药2周后表现为谷丙转氨酶中度升高,发生率分别2.22%和为6.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施于抗酸药服药期间加服水林佳胶囊(3次/d,每次4粒)后恢复正常。

治疗后A组总愈合率为96.67%,总有效率为97.78%。B组总愈合率为86.75%,总有效率为95.18%。两组比较,总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总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n(%)]

2.2 药物经济学分析

治疗成本=抗酸药物费用+检测费用+不良反应治疗费用。A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444.87±63.52元,B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487.17±103.38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70,P=0.001)。

考虑到医改对零售药品和临床检查服务价格的影响,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检查费用上浮5%,进行敏感度分析。A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048.87±43.52元,B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117.56±77.24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77,P<0.00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为7%~15%[2]。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抑制胃酸分泌、去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酸酸度、保护胃黏膜屏障、改善胃黏膜血流等。我院针对消化性溃疡考虑胃酸为主要因素时,常用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或奥美拉唑作为抗酸药物治疗。其机制均是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过二硫键与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不可逆结合而抑制该酶的活性[8]。而艾普拉唑的化学结构和奥美拉挫非常相似,但是其分子结构有所变化,用甲基取代了吡啶环上氢,促使其降低了食管暴露时间,半衰期长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动物实验提示其对兔质子泵抑制作用是奥美拉唑的16.7倍,夜间抑酸作用显著,受色素同工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小,无代谢类型选择性,效果稳定差异小,还可显著抑制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活性[9-10]。

本研究表明两组在服药治疗过程中均有谷丙转氨酶中度升高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口服艾普拉唑肠溶胶囊4周后,总愈合率显著高于口服奥美拉唑的B组(P<0.05),提示促使溃疡完全愈合的能力较强;而总有效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促使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超过50%的能力二者相当。药物经济学评价是从合理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三方面综合比较各治疗方案的优劣,为临床治疗选取优质方案,有利于实现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的目标[11]。由于B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B组,因此是导致在治疗成本上B组高于A组的原因之一,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最小成本分析,可得知在疗效等同的情况下A组所用方案最优。进一步进行敏感度分析考察结果可靠性,结果表明与最小成本分析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在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治疗中,艾普拉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美拉唑相当,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的优势。但是本次研究采样的是回顾性方法,且病例无其他并发症,用药比较单一,后期可考虑开展同时纳入伴有其他并发症联合用药的多组别前瞻性研究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评价。

猜你喜欢
质子泵普拉消化性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门诊药房使用情况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促进某二甲医院外科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分析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病毒性肠胃炎风险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普拉昌达下周访华
乖乖兔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