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E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危重症专制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

2019-10-10 08:20高美萍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制危重症呼吸衰竭

王 丽,高美萍

(榆林市第二医院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危急重症,随着近年来人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该疾病发生率有增高趋势,逐渐成为威胁居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1]。呼吸衰竭具有起病急、病程重和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就诊后一般入住EICU治疗监护,研究发现,除积极治疗外,住院期间的护理管理质量也会对患者病情产生较大影响[2]。而目前临床一般给予住EICU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护理,虽然也能获得一定的辅助效果,但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急需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危重症专制护理是近年来针对高危患者制定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案,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已得到众多临床学者的认可。本文将EICU收治的93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探讨危重症专制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纳入对象为期间就诊于榆林市第二医院EICU的呼吸衰竭患者共93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6~71岁,平均(49.50±7.44)岁。患者文化水平:小学以下10例、初中至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12例;疾病分型:急性呼吸衰竭27例、慢性呼吸衰竭2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7~72岁,平均(46.03±7.15)岁;患者文化水平:小学以下8例、初中至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14例;疾病分型:急性呼吸衰竭25例、慢性呼吸衰竭21例。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呼吸衰竭诊断参照《呼吸衰竭的诊治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危重病医学系列第40讲)》[4],PaCO2明显升高,超过80 mmHg;pH≤7.20,有酸中毒症状,患者意识不清或意识障碍。纳入标准:①符合呼吸衰竭诊断,且就诊于医院EICU;②其他脏器功能无异常;③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呼吸衰竭诊断;②伴其他传染性、血液性及恶性肿瘤疾病;③精神、智力异常;④配合度、依从性差或基本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EICU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指导、疾病宣教、日常用药、饮食生活监管,监测身体指征变化等,有异常时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应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危重症专制护理,具体:①环境管理,患者入住EICU后,护理人员应重视病房环境护理,除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外,还应每日检查各项医疗设备运行情况,出现设备运行异常时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免造成病情贻误,住EICU期间禁止家属探视,医务人员尽量将工作时间集中安排,减少进出走动,保持病房内安静。②清洁护理,清洁护理主要包括患者口腔护理和身体护理,口腔清洁对患者尤为重要,口腔清洁状况好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降低治疗风险,尽量保证每3 h左右开展一次口腔清洁工作,恢复意识者指导进行咳痰,陷入昏迷者定期行吸痰操作,吸痰时动作不宜过大,可轻拍患者背部,从下往上促进痰液排出,痰液或分泌物较黏稠者可适当进行雾化稀释,使吸痰更加彻底,以免口腔或呼吸道中分泌物增多造成堵塞,加重病情。③心理护理,呼吸衰竭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就诊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和绝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护理工作开展,为此,医务人员在患者就诊时应观察其情绪状态,分析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类型和产生原因,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向患者或家属普及疾病的一般知识,介绍患者病情和后续治疗流程等,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其心中顾虑,对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和配合度有积极意义。④生活饮食护理,住EICU期间,可评估每位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喜好制定食谱,保证日常饮食科学合理,指导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吞咽功能不佳者早期以流食为主,必要时给予消化功能差者静脉营养支持,生活方面做好保暖工作,嘱咐患者多饮水,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住E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并比较;②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测定肺活量、潮气量、用力呼吸量和气道峰压水平进行对比;③记录并比较两组住EICU治疗期间发生电解质紊乱、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安全性;④入院当日和出EICU时使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包含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三部分,评分系统理论最高值为71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患者死亡风险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EICU和总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住EICU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EICU和总住院时间比较

2.2 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活量、潮气量和用力呼吸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住EICU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2.4 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

入院当日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EICU时APACHEⅡ评分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住EI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4 两组APACHEⅡ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成年人发生呼吸衰竭多与自身基础疾病有关,尤其多见于长期控制效果不佳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5]。此类患者年龄偏大,加上长期病痛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能力明显下降,发病后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除了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外,治疗期间的护理管理质量也对病情恢复有较大影响[6]。危重症专制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急诊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主要针对危急重症患者。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重症护理[7],有利于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提升。Amado-Rodríguez同样进行类似研究,得出重症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中有较佳效果。但往期研究对重症护理是否能促进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恢复分析较少,此方面结果也尚不明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除了探讨重症专制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辅助效果外,另重点分析该护理方法对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共9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行危重症专制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住E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危重症专制护理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时间随之缩短,住E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此外,为呼吸衰竭患者制定针对性或专制护理,护理人员护理目标更加明确,所有操作均围绕患者疾病特点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样使得专制护理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护理管理起到的辅助效果也更加明显,病情得到更快控制和改善,诊疗花费时间必然缩短。EICU呼吸衰竭患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加上多年来自身基础疾病,对医院陌生环境和各种医疗器械的不适感、恐惧感影响,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若未及时发现处理,将严重影响临床服务体验。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重点开展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从入院当日起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患者就诊不适感和负面情绪均明显改善,治疗护理依从性、配合度显著提升,疗效和满意度也相应升高[8]。本次研究还对患者护理后呼吸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发病原因与呼吸道器官功能障碍、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治疗也主要从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和清理气道分泌物着手。本文观察组患者重点开展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工作,定时吸除患者口腔、气道内的分泌物,吸除困难者可增加雾化稀释等手段辅助,清洁工作效果较佳,明显改善了患者通气功能;同时指导患者早期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促进呼吸道器官功能恢复,对改善肺通气功能也有重要意义[9]。危重症专职护理能有效促进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与本文观点一致[10]。本次研究还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有呼吸困难、节律紊乱和发绀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管理不当往往有直接联系,提高护理质量、加强监管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已成为共识[11]。开展危重症专制护理[15-18],从心理、生理、环境和精神等多个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对促进整体治疗质量也有重要意义[12-13]。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研究[14],得出危重症专职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有较佳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虽有所差异,但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危重症专制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样本量较少,研究持续时间较短,最终得出结论可能有一定局限性,期待后续有更多更全面的研究证实此结果。

综上所述,给予EICU呼吸衰竭患者危重症专制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专制危重症呼吸衰竭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