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2019-10-10 05:11郑慧凌吴晶晶张娜娜苏敏艳高山
医学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产率资源配置江苏省

郑慧凌 吴晶晶 张娜娜 苏敏艳 高山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23;2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泰州,2253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合理评价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全面考察资源配置时空差异,对于落实“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综观现有研究成果,涉及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文献不胜枚举,但大多是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TOPSIS等方法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1-3],未能综合考虑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及发展动态进行评价,旨在提出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效率有益对策,提高医疗服务总体水平。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2013-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构建面板数据,作为Malmquist指数分析样本。选取医院数、每千人口卫计人员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人均卫生总费用作为投入指标;选取医院诊疗人次数、医院健康检查人次数、医院出院人数、医院病床使用率作为产出指标。

1.2 研究方法

以Malmquist指数作为研究分析工具,对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Malmquist指数是Rolf Fare在Malmquist、Cave等人提出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形成的测算工具[4]。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综合效率变化(EFFCH)与技术进步率变化(TECHCH)两个部分,而综合效率变化(EFFCH)又可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与规模效率变化(SECH),因此函数表达式分别如式1-式2所示。

式1

式2

故而可得Malmquist指数即全要素生产率(TFPCH)函数表达式,如式3所示。

TFPCH= EFFCH * TECHCH = PECH * TFPCH * TECHCH

式3

其中,TFPCH>1即Malmquist指数>1,表明同前1期相比,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TFPCH<1即Malmquist指数<1,表明表明同前1期相比,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有所降低;TFPCH=1即Malmquist指数=1,表明表明同前1期相比,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未发生改变。

2 结果

2.1 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对构建的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面板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明显且主要伴随技术进步率变动而变动。5个观测年期间,仅2013-2014年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后又下降,至2016年起略有上升。该变动趋势表明,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受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得益于江苏省雄厚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精密的科研设备、优质专业的科研人才,2013-2014年技术进步推动配置效率缓慢提升。

图1 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为全面了解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综合效率进行分解分析,分解结果如图2所示。2012-2015年,综合效率伴随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提高,2015-2016年综合效率则在规模效率的影响下获得增长,2016-2017年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有所降低,综合效率也随之降低。除此之外,综合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情况大致吻合,即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受其各医疗要素结构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大。

图2 2012-2017年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变化及分解

2.2 2012-2017年全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前10省份比较

比较分析医院医疗资源全国前10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要素,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变化及分解全国前10省份比较

观察全国均值可知,全要素生产率为0.953,低于1,表明2012-2017全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并不理想,有下降趋势。分析综合效率,江苏省为0.870,低于全国均值,且为10省份中最低;分解综合效率,江苏省纯技术效率为1,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规模效率为0.870,低于全国均值,表明江苏省医院规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分析技术进步率,江苏省的技术进步率为1.114,远高于全国均值0.953,位列10省份的首位。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江苏省为0.984,大于全国平均水平0.953。上述数据表明,尽管5年内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并未提升,但相比于全国,江苏省整体水平仍属前列。

2.3 2012-2017年江苏省及全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利用2012-2017年数据构建江苏省与全国医疗资源配置面板数据,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加以计算,见表2。2012-2017年全国综合效率均为1,江苏省综合效率虽有差异,总体亦是围绕1上下浮动。

观察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仅2013-2014年高于1,呈上升趋势,2014-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持续降低,而2016年起降低速率有所放缓。观察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2012-2016年均低于1,呈负增长;2016年后全要素生产率陡然上升,增长率达到最高值。江苏省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几乎均小于1,医疗资源配置已渐步入变革倦怠期;2016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回升新拐点,技术进步注入的增长新动能,推动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范围的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

3 讨论

3.1 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随技术进步率变化而变化

如图1所示,2012年起江苏省医疗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曲线与技术进步曲线均上扬,2014年为曲线变动转折点,二者显著下降,直至2016年才呈回升态势。尽管医疗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曲线与技术进步曲线并未完全重合,但上下波动情况几乎完全同步,表明江苏省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主要是技术进步导向型增长。医院凭借先进的诊疗仪器、高效的治疗手段、科学的诊疗理念等,精准地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周期不断缩短,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于更多的患者,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表2 江苏省与全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3.2 江苏省医疗技术进步率处于较高水平,但转化能力不足

由表1可知,近5年江苏省技术进步率位列各直辖省市首位。然而图1显示,2016年后急剧上升的技术进步却没有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着包括智慧医疗、智能药房、智能导诊、电子病历等医患交互过程的加速与优化[5-6],实现对有限医疗资源进行配置,满足尽可能多的医疗需求[7]。但创新动力不足、科研周期过长、科研资金有限、科研成果公益性与盈利性博弈、科研带来医疗费用的降低与医疗机构生存发展需要的冲突等医药类科研难题[8],都严重影响了科技转化的水平与质量。囿于技术转化过程存在的内外掣肘,高效经济的医疗科研成果无法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江苏省居民的就医获得感。

3.3 江苏省医院医疗要素配置结构不合理

除技术进步之外,综合效率也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图2可知,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规模效率,即医院医疗要素配置结构。江苏省作为经济科技发达省份,对政府财政投入、医疗资源流向都存在着“虹吸作用”[9],吸引大量省内省外求诊病患,使得规模有限的医院不得不负重运转。其次,存在性别、受教育程度、职称、学习能力等差异的卫技人力资源[10-11],受医院公益性本质与发展经营需求共同影响的卫计财力投入[12],科室及床位数量、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等卫计物力配置都未达到合理的规模[13],均阻碍了现有医疗资源的普惠性,医疗供需之间差距难以弥合且日益扩大。

3.4 江苏省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时间变化

表2显示,江苏省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起伏大致相同但有差异,表明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时间差异。2012年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在政策时滞性与技术延续性作用之下,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至2014年突破增长临界值。然而,2012-2016年为医疗资源配置倦怠时期,全国配置效率状况均不乐观,江苏省于2014年后也进入效率降低阶段。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疗保障等多项事关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得以强化。该规划对于国家药物政策体系的高度重视也推动“智慧医疗”将发展触角从药品监管向病患就医的方方面面延伸。种种利好条件带来的医疗技术的发展,为全国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注入能量,江苏省亦有回暖之势。

4 建议

4.1 重视医疗技术持续发展,重点配置技术发展关键资源

江苏省医疗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源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在现行医院运行状态之下,可针对技术研发进行包括资本与劳动力在内资源的重点配置[14]。资本方面应及时更新医疗器械,不断完善诊疗基建,优化研发创新试验条件,营造利于技术适应与发展的环境。劳动力方面,应当提高医疗卫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及使用医疗技术的总体水平,并定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不断调节产出与投入要素比例,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医院资源配置效率的突破。

4.2 稳定先进技术发展速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医疗技术的发展事关资源配置的效率。①医院应全面提升医院诊疗硬件,有针对性地优化关键医疗器械,为技术的产生与成果的转化提供外部客观条件。②强化诊疗产出环节,根据医院自身发展能力,选购先进仪器、引进精尖技术,加速患者就医过程,保证医院产出最大化。③维护医生、医院、政府三者关系[15],政府应加大医院医疗及科研投入,为医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医院应保障医生日常工作及科研环节所需条件,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生产积极性;医生则应以提高诊断治疗效率质量为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医疗信息技术的适应与使用。

4.3 研究患者的医疗需求,调整医院医疗要素结构

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配置不当的医疗要素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另一原因。①医院应该基于自身医疗特色以及患者求诊的主要科室,拟定医院应当重点发展的优势专科,着力配置卫生人力、物力、财力。②医院还可以细分患者就医环节,根据不同阶段的患者行为调整资源规模,从各环节投入产出比例的优化到总体就医效率的飞跃,实现“1+1>2”的最终目标。

4.4 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把握技术革新有利时机

有限医疗资源如何配置,以实现效率的提升是医院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新兴医疗技术则为其突破口。江苏省医院应当在健康需求发展潮流中迎难而上,把握医疗技术蓬勃发展新契机,充分利用方兴未艾的数字医疗、智慧医疗,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医疗各环节的应用。同时,医院还应尽可能完善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并使之与智慧医疗相结合,引导患者借助智能手机从整体环节对就医过程进行把控,更合理地安排就医行程,节省候诊时间,减少医患矛盾[16],提高就医效率。

猜你喜欢
生产率资源配置江苏省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跟踪导练(三)4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