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前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趋势研究

2019-10-10 05:12咸本松范艳存靳蔚云何刚敖晶张楠
医学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阿特金卫生机构床位数

咸本松 范艳存 靳蔚云 何刚 敖晶 张楠

1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10;2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呼和浩特,010110;3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010010;4赤峰市医院,赤峰,024000

健康是人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一权利和条件的实现,前提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其配置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新医改前后(2008-2017年,下同)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和公平性的变化趋势,采用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内蒙古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8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内蒙古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官方公开资料。包括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等。

1.2 研究方法

运用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内蒙古自治区新医改前后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16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资源信息数据库,使用 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逐年增加,2017年各指标比新医改前(2008年末,下同)分别增加226.24%、86.67%、63.94%、41.19%、127.07%,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04%、7.05%、5.65%、3.91%、9.54%;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比新医改前分别增加0.65个、2.57张、2.58人、0.72人、1.53人;医护比由新医改前1:0.64变为1:1.02。2017年,内蒙古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数均高于国家的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数(卫生机构数0.71个,床位数5.72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47人、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74人)。见表1。

2.2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泰尔指数的变化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范围分别为0.0696-0.0407、0.0286-0.0077、0.0224-0.0162、0.0164-0.0128、0.0670-0.0343,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内蒙古按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公平性逐渐改善。其中,卫生机构数的区域间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最大,卫生技术人员数变化趋势最小;注册护士数区域内泰尔指数变化趋势最大,执业(助理)医师数变化趋势最小。2017年,床位数总体公平性最好,其次为执业(助理)医师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注册护士数,卫生机构数公平性最差;其中床位数区域间相对最公平,注册护士数区域内相对最不公平(表2)。

表1 内蒙古2008-2017年每千人口卫生资源现状

2.3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泰尔指数贡献率的变化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41.38%-29.73%、11.19%-1.3%、9.82-7.41%、10.98%-5.47%、15.97%-13.41%,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内的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范围分别为58.62%-70.27%、88.81%-98.70%、90.18%-92.59%、89.02-94.53%、84.03%-86.59%,总体呈上升趋势;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大于区域间,其中卫生机构数泰尔指数贡献率变化趋势最大,注册护士数变化趋势最小(表3)。

表2 内蒙古2008-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表3 内蒙古2008-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贡献率(%)

2.4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阿特金森指数的变化

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注册护士数按人口分布的阿特金森指数范围分别为0.2647-0.1696、0.1379-0.0499、0.0971-0.0921、0.2297-0.1684,整体呈下降趋势。执业(助理)医师数的阿特金森指数先缓慢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整体变化与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2017年床位数的阿特金森指数最小,公平性最好,接着依次为执业(助理)医师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注册护士数、卫生机构数,公平性的排序跟泰尔指数排序结果一致(表4)。

表4 内蒙古2008-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的阿特金森指数

3 讨论

3.1 新医改后内蒙古卫生资源总量呈增加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新医改前后,内蒙古各项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加,卫生机构数和注册护士数增长率最高,2017年每千人口各项卫生资源数均高于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内蒙古在实施新医改后,重视医疗卫生领域,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的各项投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仍欠合理[1],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与《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2020)》中要求的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2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11人、医护比1∶1.25的标准均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医护比由新医改前1∶0.64增加到1∶1.02,但仍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如日本和英国分别为1∶5.0 和1∶3.2[2]。

3.2 新医改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不断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在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这与张小娟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新医改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内蒙古按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公平性逐渐改善。反映了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在改善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2017年,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的大小范围分别为0.0077-0.0407和0.0499-0.1696,总体公平性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3 新医改后内蒙古各项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改善不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新医改后注册护士数的公平性变化趋势最大,执业(助理)医师数公平性变化最小。说明内蒙古在新医改实施后优化了护士的培养方针和配置策略。2017年,床位配置的公平性最高,卫生机构数公平性最差,同臧芝红研究结果一致[4]。说明新医改实施以来,虽然加大了卫生机构硬件设施的投入,但在卫生人力资源和卫生机构分布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措施,公平性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内蒙古仍须加大力度提高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合理规划卫生机构的分布,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3.4 新医改后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新医改后,内蒙古自治区各项卫生资源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在41.38%-1.3%之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内的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在58.62%-98.70%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距明显,这与张娜娜等人研究结果一致[5],说明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与各盟市之间的卫生机构的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卫生总费用投入等有关。卫生机构的分布应考虑服务的人口、能力、半径等因素,应更科学合理地规划卫生机构的分布,发挥其最大效益[6]

内蒙古各级政府应注重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缩小各盟市间的差距,促进全区卫生人才科学合理分布,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真正提高内蒙古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更好的完成“健康内蒙古”建设,为内蒙古居民提供更公平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猜你喜欢
阿特金卫生机构床位数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未来人类图鉴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情义便条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