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产教融合视域下“三纵三横双螺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是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将专业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专业规划管理、专业运行管理和专业评价管理三层纵向管理环节对应专业建设的适应度、保障度和认可度三个横向专业建设质量的观测维度,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优化专业群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所需的资源保障度,合理配置资源并确保专业运行规范有序、依据学生、企业、学校等专业建设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度,进行专业评优和预警调控,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螺旋提升。在“三纵三横双螺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下,保障了学院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设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是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螺旋提升的直接影响因素。产教融合视域下“三纵三横双螺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对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示范作用。
专业建设是支撑职业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实现的载体,它连接课程、教师和学生,具体体现专业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的质量是打造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要素,专业建设管理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核心管理要素。专业建设管理以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教学评价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形成专业建设管理工作的闭环。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就是通过对学院专业建设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出其中的规律性、稳定性的管理方法和流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确保人才培养实施与教学资源的保障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度。
1.专业规划管理中“重准入、轻定位”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与社会公共服务对接,切实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专业与产业对话”落实,院校可以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自主设置专业。办学实践中,部分院校存在注重短期效应盲目跟风设置(备案)新专业,弱化院校整体专业规划、缺乏专业对接产业的整体调控管理,出现盲目申报,定位不准的问题。
2.专业运行管理中“重实施、轻规范”的问题
专业运行管理是职业院校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专业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一套系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专业运行管理需涉及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教学文件、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等诸多专业建设过程因子。目前,专业建设运行管理中比较重视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环节的实施,缺乏规范管理的标准和流程,缺乏专业运行管理的顶层设计和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专业资源保障的落实。
3.专业评价管理中“重评优、轻预警”的问题
专业建设评价管理是专业建设管理PDCA循环重要一环,直接影响专业规划管理中对专业生命周期的定位。目前的专业建设评价多为选优或某一方面的建设成果评比,无法从根本上触及专业建设的质量核心,也无法诊断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弱化了评价对专业建设的改良作用。同时,专业评价管理还应通过进行科学有效资源投入产出比的评价,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专业实行预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方位进行专业建设评价与诊断,为专业发展的定位提供依据。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通过信息的传播(科学编码)发生的要素之间及要素内部的相互依赖作用。互动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彼此互动而被改变和重新构建的过程。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职业和产业的纽带,是对真实的社会职业群(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科学编码。从本源上与社会职业紧密相关,遵从社会共同的编码系统。
本成果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分析视角,重点研究专业(即科学编码)的内部要素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专业结构和专业层级之间进行着“竞争、冲突、合作、交换、强制”重新构建的互动。分析专业建设在区域经济行业发展总体不能控制的前提下,高职院校要适时地调整专业建设目标指向,在专业建设的动态过程中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变化、匹配行业的发展。成果的主旨即为实现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学院在“十二五”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期间依据学院发展定位做出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专业布局规划,并由专业数量增加逐步转型注重专业内涵建设。2011年,项目组申报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天津主导产业关联度的调查与研究》和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市场驱动下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策略研究》。2014年起,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专业建设管理,使得该研究成果得以在“十三五”天津市提升办学水平项目中经历了四年的实践检验。成果从树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理念、总结现有专业建设管理经验、提炼专业建设管理模式、配套完善相关管理文件到使用实施并推广等几个方面,就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要求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图1)。
图1 专业建设管理现状与解决途径
产教融合视域下“三纵三横双螺旋” 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是在专业建设管理实践过程中归纳、提炼而成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型。专业建设管理基于 PDCA 循环管理划分为专业规划管理、专业运行管理和专业评价管理三层纵向管理环节。基于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理念,将专业规划管理中各专业建设规划对应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保证专业布局和建设目标满足产业需求发展;将专业运行管理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对应各专业的师资、实训、课程资源的保障度,保证教学标准落地及人才培养质量;将专业评价管理中专业的预警与退出对应人才培养质量的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度,保证专业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将专业建设适应度、保障度和认可度三个横向指标引入专业规划、运行和评价三层纵向管理环节,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产教融合及专业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螺旋上升。其基本模型(图2)如下:
图2 “三纵三横双螺旋”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的基本模型
学院先后制/修订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指导意见》等专业建设管理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了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的实施运行。通过制度引导,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各环节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保证专业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完善学院专业建设管理文件及教学运行规章制度。
专业建设规划管理中按照战略管理思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专业内外部调查及环境分析、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规范管理专业建设和运行、专业的评价与监控等,做好整体专业布局。同时结合国家/市级财政支持项目遴选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做强优质专业群。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优化专业群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通过研判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需求的适应度,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结合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确定学院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跟进专业的不同发展策略,实现专业发展符合专业生命发展周期和产业需求。
专业运行管理是对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需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及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把控和过程监控,使专业建设质量逐步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完整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依据各专业实施运行中资源的保障度,制定学院层面专业建设的统一标准和指导性文件,强化人才培养的规范有序实施;针对企业订单与现代学徒制培养,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教融合。
专业评价管理主要是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对象,根据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专业的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等专业建设要素进行价值判断,进而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诊断专业建设的问题和不足,构建一套新专业开发、重点建设(特色)专业遴选、专业预警为重点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依据学生、企业、学校等专业建设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度,进行专业评优和预警调控。科学设置专业动态调整指标,按年度发布重点建设和预警专业,并对专业资源进行合理调控。
首创的“三纵三横双螺旋”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应用于天津市财政支持的13个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成果显著。
一是实现专业布局的合理定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架构专业布局。集中力量办好区域急需“汽车运用技术、现代物流、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交通服务”的六大优势专业群38个专业。推进完成了骨干校、示范校、优质校等12个市级以上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提升了专业发展的适应度。
二是实现专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建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学院合作企业订单培养人数比例占到14%、企业兼职教师任课占比5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门数占到13%、企业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值年均360余万元,提升了专业建设保障度。
三是构建专业建设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规划期内专业(群)建设绩效做出有依据可测量的综合评价,引导专业(群)在院校内部乃至区域内实现资源及成果共享,不断提高专业认可度。
近四年,与百所来院交流的兄弟院校分享了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得到了高度认可;在每年的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与全国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同行交流专业建设管理经验,使学院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式更加完善;在对西藏、新疆、云南等对口支援项目中进行成果经验推广,实现精准扶贫。还将在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作建立青龙分校的“六个一”实施策略中,推广此专业建设管理模式。
将专业建设的适应度、保障度和认可度三个横向专业建设质量的观测维度引入专业规划管理、专业运行管理和专业评价管理三层纵向专业建设管理环节,每一环节都基于产教融合设置可量化的指标,既保证了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又实现了专业建设管理的可操控性;既优化了专业建设管理质量,又提高了专业建设管理效益,实现了对专业建设过程和质量的全面控制。
生命的成长依靠的是磷酸根与碱基共同构成的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双螺旋长链,而高职院校的发展依靠的是专业建设质量和培养学生质量的不断提高,“三纵三横双螺旋”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相当于构建了专业生命周期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成长共同体,以保证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螺旋提升。
“三纵三横双螺旋”专业建设管理模型中,专业规划管理从国家、产业、院校三个层面考察专业建设适应度,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规划策略;专业运行管理从专兼职教师、校内外实训、课程资源等软硬件配置考察专业建设资源的保障度,保证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产教融合;专业评价管理依据社会、企业、学校、家长、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专业建设质量。全过程的专业建设管理满足国家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的明确要求,将产教融合贯穿整个专业建设管理环节和专业生命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