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精准“送教(康)上门”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2019-10-12 01:08许小燕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上门康复学校

许小燕

(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如皋 226572)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特殊教育逐渐向“送教(康)上门服务”“随班就读指导(资源教室建设)”“医教(康)结合实验”等领域转型,各地纷纷建立“特殊教育指导(资源)中心”,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全域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切实保障“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1]“送教(康)上门”是我国在借鉴和吸收美国“在家医院教育方案”、日本“访问教育”和台湾地区“在家教育”等特殊教育概念和模型的基础上,[2]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学籍管理,[3]遵循“家庭自愿、定时入户、免费实施”的原则,由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派出具有一定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师到特殊儿童家中,为其提供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服务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

一、新时代的形势和探索

(一)顶层设计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4]与扶贫攻坚一样,“送教(康)上门”服务也需要“精准”思想的指导和引领。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开展教育咨询、送教上门等服务”的专业要求。[5]《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6]《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以下简称“第二期计划”)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以区县为单位完善送教上门制度,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7]

2017年8月,全国义务教育送教(康)上门专题研讨会上,《现代特殊教育》杂志主编顾明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汪海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助理邓猛、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方俊明等学界专家,从理念更新、行政推动、路径实施等视角和维度,提出了新时代“送教(康)上门”的新境界、新情怀、新思路、新举措。[8]

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殷雅竹指出,江苏要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将“特殊教育对象从三类残障儿童少年扩大到所有残障类型,从可以进入机构接受教育的孩子扩大到所有重度残障、多重残障甚至无法行动的各类残障儿童,做到‘全覆盖、零拒绝’”[9]。

可见,开展“送教(康)上门”服务,是落实“办好特殊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实施“第二期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特殊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生动实践。[10]

(二)基层操作的短板困境。在基层操作层面,“送教(康)上门”存在着“政策落地难、教师负担重、课程开发乱、效果评估繁”等短板困境。

从党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办好特殊教育”[11]的指导方针,到李克强总理作出的“高度重视、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12]十六字指示;从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第二期计划”到各省、市、县(区)层层制定的“落实‘第二期计划’的通知”“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通知”等法规文件,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出台、行政推动等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以上种种推动政策落地的指导意见,条文性、指导性、原则性的内容居多,缺少可供基层参照操作的具体办法,对“送教(康)上门”教师的工作量、津补贴、通勤费、误餐费等,缺少明文规定。

当前,各地“送教(康)上门”的实施主体是特殊教育学校,一些地方能够得到普通学校的协助和参与,少数地方能够得到医疗卫生人员、康复保健师、心理咨询师以及爱心志愿者的支持。特殊教育教师既要承担本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又要肩负“送教(康)上门”的使命,“一岗双职、一心二用”的状态使得他们分身乏术、力不从心,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影响了“送教(康)上门”的持续频率、训练品质和教学效果。

“送教(康)上门”对象残障类型多、残疾程度重、个体差异明显,统整式、量贩式的课程设计,不能满足生本化、个性化的康教需求,不易实现系统性、层次性的课程目标,难以保证课程实施的针对性、衔接性和持续性。在“个别化教育”“一人一案”“课程校本化”等理念的遮蔽下,送教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随意性、随机性渐趋明显。“送教(康)上门”的教学情境多为家庭、社区等环境,可供选用的课程资源贫乏,教师只能利用随身携带的有限资源,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展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3]

“送教(康)上门”的质量和效果不可能通过标准化测试来进行测量和评估,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学养技能和实践经验,综合送教对象的身心特征、智力水平和情绪状态等状况,从“教育诊断与评估、IEP(个别化教育计划)或ISP(个别化支持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切性、居家康复与生活适应的介入”等方面,进行多元动态评价。然而,受专业素养、学术水平以及测量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实操等因素影响,教师很难把诊断结果、课程设计与质量评价三者进行有效衔接和整合,做出客观性、综合性、专业性、学理性的鉴定评价。

(三)实践探索的创新建模。在“理念创新”方面,云南省玉溪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儿童居住分散偏僻、语言不通的特点,将心理支持作为专业性支持手段,为送教对象、学生家长、送教教师及康复师提供心理咨询、沟通和辅导,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协作、高位推进的玉溪模式。[14]云南省玉溪市元江自治县立足实际,基于整合、协作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探索出“系统整合、医教结合、普特融合、互联网+”的“三合一加”送教模式。[15]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建立跨部门特殊教育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科学评估体系,携手社区康复门诊,实施精准康复教学。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乡镇干部参与入户调研,以学年为转介安置单位,对送教对象进行补充和增加,学校层面科学评估、设计课程、教学示范、实地指导;家庭层面参与教学、迁移方法、日常训练、信息反馈,确保送教上门工作取得实效。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育行特殊教育学校细化送教工作制度,规范送教过程;制订送教计划,保障送教秩序;固化送教内容,提升送教质量。[16]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注重多方位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课题申报、专题研讨、技能培训等形式,全域推进送教上门活动,全面提升送教上门工作质量和水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将送教对象分为“需要帮助、需要大量帮助、需要高强度帮助”三个级别,优化送教内容,丰实送教手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取得了送教上门的实效性。[17]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日新学校,充分发挥家长能动性,凝聚送教上门合力,将康复医师纳入送教团队,拓展送教主体,送教时“一签二录三互动”,实施精准康复,提升送教上门的有效性。[18]

在“规范建模”方面,江苏省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志愿服务组织,将送爱心物资、送教育资讯、送康复技术“三送”模式[19]打造成为送教育教学、送康复训练、送资讯信息、送志愿服务、送困难补助“五送合一”的高能模式。[20]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依托残联部门的机构和平台,实施精准送教,探索出“先托后教、边托边教、集中送教”的送教新模式。[21]安徽省铜陵市特教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学生教育空档期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温暖、送安全、送服务“五送”行动。[22]福建省龙海市“构建心灵阶梯,以爱塑行,注重送教上门中的德育适切性与生活化,强调送教上门的个别化、低重心”,形成“送德上门”“送爱上门”的龙海模式。[23]江苏省镇江市特教中心以项目引领,铺就科研之路;开展行动研究,探索融合之路;创新机制,开辟长效之路,探索出“家庭、社区、回归特校”的多元送教模式。[24]福建省晋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科学拟定“一生一案”,普特教师协作送教,由送教对象所在服务区(施教区)学校选派教师,每周“送教上门”,特殊教育学校选派技术骨干到乡镇学校进行业务指导。[25]浙江省湖州市整合教育、残联、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资源,协调推进教育部门送教上门,残联组织送康复上门,卫生计生部门送医上门,民政部门送温暖上门“四送合一”项目模式。[26]重庆市云阳县实施“1112”工程,通过“一张特教订单、一个远程视频、一本温情故事、两套保障措施”,为送教上门特殊儿童提供辅助服务。[27]

二、供给侧的支持和保障

(一)细化政策法规,让“送教(康)上门”有法可依。在“依法治国”理念烛照下,“依法治教”“依法送教”是“将‘送教(康)上门’进行到底”的法治保障。“中长期规划纲要”“第二期计划”、《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设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文件,是开展“送教(康)上门”的政策保障、宏观指引和刚性规约。正如前文所述,这些政策法规宏观性、原则性较强,对送教工作量、津补贴等内容,多为概括性、笼统性、指导性的表述,如“为送教上门教师、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交通补助。”但提供哪些方面的工作补助?按什么标准,通过什么途径?没有明确规定和具体阐述。

江苏如皋立足市情,对宏观政策进行本土解读,把边界模糊的概念具象化、数字化、措施化,提高文件的操作性和执行力。指导中心会同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共同拟订“‘送教(康)上门’专项经费使用办法”,提请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讨论。明确规定:“送教(康)上门”特殊儿童的生均公用经费为对应学段普通学生的10倍。设立“送教(康)上门”专项经费,为送教教师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工作补贴参照2018江苏省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16.5/小时,午餐补贴30 元/天,交通补贴执行《如皋市公务用车管理补充规定(市车改办)》按1.5 元/公里结算。指导中心对各镇(区、街道)教育管理中心“送教(康)上门”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巡回指导教师、工作组组长以及普通学校送教教师的工作补贴。召开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表彰“送教(康)上门”先进集体、示范学校、先进个人和优秀志愿者。

(二)规范制度流程,让“送教(康)上门”有章可循。编制《工作手册》《服务指南》等规范性制度,明确指导中心、特教学校、教管中心、普通学校、镇区街道、村委社区、爱心组织,以及送教家庭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送教流程,严格过程管理,落实责任考核。对“送教(康)上门”的流程、次数、课时、内容、方式、考核等进行细致规定,让过程可量化、可监督,效果可评估、可考核。对教师的职责义务、服务项目、质量要求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基于送教对象的基线测评,制定“学期课程安排表”和“流程导航图”(如图1),对“表”送教、挂“图”作战,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形成一个规范、完整、系统的闭环。

图1 如皋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送教(康)上门”流程导航图

(三)建立项目机制,让“送教(康)上门”有计可施。为保障“送教(康)上门”服务可持续发展,指导中心引入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28]首先,设立项目办公室,全面统筹、规划指导全市“送教(康)上门”工作,制订《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志愿服务团队章程》等规章制度,保障“送教(康)上门”的计划性、系统性、长效性。其次,抓住江苏特殊教育跨越发展契机,申报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送教(康)上门”奖补项目。与市慈善基金会、市残联、市教育局财审科(资助中心)等部门开展“扶残助学”长期项目合作,为“送教(康)上门”提供政策、资源、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保障。从2014年起,慈善会设立“特殊儿童‘送教(康)上门’资助项目”,每年资助5万元。市残联设立“特困残疾儿童家庭资助项目”,每年资助5万元。市教育局财审科(资助中心)将“送教(康)上门”残疾儿童全部列入资助对象,实施精准扶贫与精准送教同步战略,坚决打赢特殊教育领域“扶贫攻坚战”。再次,实施任务分解、责任包干,将送教任务划分为若干项目小组,分片包干,组长负责。每次送教后,分组汇报,资料汇总。“项目办”负责收集资料,形成每一批次的送教小结,对送教对象进行阶段评估,即时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和个别化支持计划(ISP),调整、部署下一阶段的送教方案。最后,以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筹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随班就读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为推手,设立“融合教育背景下‘送教(康)上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子课题,组建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各普通学校为主力的研究团队。以“送教(康)上门”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案例为研究内容,开展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拓展“送教(康)上门”的研究领域,探索“送教(康)上门”的实践规律,让“送教(康)上门”更理性、更科学、更高效。

三、乡土化的实践和思考

(一)落实“一人一案”,实施精准化康教服务。2017年8月,教育部专家在考察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时,对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一人一方案、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教育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为实验成果写入教育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29]“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2018年10月,上海“七维教育”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三方共同研发了国内首个特殊教育学校“一人一案”网络平台。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指导中心)作为该项目100 所公益推广校之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迅捷、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优势,将“一人一案”应用于“送教(康)上门”领域,为全市117名“送教(康)上门”特殊儿童建立了包括:发展档案、课程服务、各类评估、教育转衔、医学支持、职业培训、个训干预、教育康复等内容的电子档案(如图2),实现“送教(康)上门”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生涯发展信息化、电子化、数据化、实时化记录与管理。通过平台数据分析,为“送教(康)上门”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二)编制“自助课单”,建构个别化支持体系。如皋市现有各类“送教(康)上门”对象117人,残障类型复杂,残障程度多重。送教对象残疾类型程度、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和教养方式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批量订制、统一配送的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很难与送教对象已有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精准契合。“送教(康)上门”必须“加强课程设计,明确目标、内容、效果评估等多方面问题,保证残疾儿童获得适合的教育与康复服务”。[30]为了让“送教(康)上门”更精准、更有效,指导中心对“送教(康)上门”课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配给制”为“点菜制”,变“标准餐”为“自助餐”。基于对每一名特殊儿童进行生理发展、心理认知、生活常识、适应性行为、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估,将学生分为“送教育(实施教育课程)、教康复(实施康复课程)、送关爱(实施情感课程)”三大类别。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特长、家庭和社区所能提供的环境支持、儿童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由指导老师、家长和儿童共同选择相应的送教课程或子课程,自主开发“生本课程”“微型课程”。

指导中心借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个性化课程”和“云平台建设”[31],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育行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性学科、技艺类课程、缺陷康复及补偿训练”模块课程,以及石道刚、崔维华提出的“运动语言康复、生活自理能力、脑瘫儿童康复、居家生活安全、家长培训、生活综合技能”[32]等课程经验和模型,以“个别化支持计划(ISP)”理念为指导,将最初设计的“文化课程、技能课程、休闲课程、康复课程”打造成为“教育课程、康复课程、情感课程”三大课程体系41个课程门类的自助课单(如图3),为“送教(康)上门”儿童提供“简明而有效”的个别化支持。与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相比,个别化支持计划(ISP)关注视野更广,除了强调“儿童主体、成果导向以及儿童的自我决定”等因素外,还关注“他人提供的自然支持、专业支持、科技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外部因素。[33]

图3 如皋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送教(康)上门”自助课单

自助课单关注每一个送教对象的教育需要与康复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在细致研判学情的基础上,量身打造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个性定制康教目标,从“关爱每一个”走向“关爱这一个”[34]。

(三)优化“资源生态”,探索可持续送教之路。

1.整合人财资源,保障送教效果。指导中心坚持“普特协作、医教结合、康教一体、家校牵手”原则,组建一支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医疗卫生人员、专业康复训练师、心理咨询师、爱心志愿者和义工、社区干部、家长等人员共同组成的“送教(康)上门”服务团队。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负责对送教对象进行专业评估和课程设计、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和个别化支持计划。普通学校的教师负责施教区内送教对象的课程实施与活动开展。医护人员负责对送教对象进行生理发展、健康状况评估和监控,并提出健康指导意见。康复训练师根据送教对象的康复需求和发展可能,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康复课程。心理咨询师运用精神支持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和方法,帮助受教对象和家庭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应对危机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和生活困境。志愿者和社区义工为送教对象和家长提供家庭护理、个人卫生、爱心陪伴、喘息服务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社区干部利用自身影响力,为送教学生和家庭营造平等尊重、和谐融洽的社区融合环境。家长既是服务团队的成员,也是“送教对象”。团队其他成员虽然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但是缺少充足时间,家长正好相反,缺少专业知识技能但时间相对充足,二者正好互补。家长作为送教对象,先于孩子掌握教学方法和康复技能,作为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训练,维持和强化送教的效果。

“送教(康)上门”用车采取“公务用车平台申请”和自备车两种方式。自备车辆执行强制安全检查制度,送教前,落实专人检查自备车辆的证照保险、维护保养等情况,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严禁酒后驾驶。为送教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防止意外发生。为每个送教小组配备“送教工具箱”,包括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识字图卡、阅读绘本、数字学具、益智玩具、标本模型、康复器材、强化物品等,满足教学康复需要,方便教师随取随用。联合社会爱心组织,为“送教(康)上门”学生提供“爱心大礼包”,包括书包文具、体育用品、生活用品、营养食品等。每学期测量一次孩子的身高体重、三围尺寸,向家长咨询孩子衣服、鞋子的尺码。一方面,爱心组织在对学生进行衣服、鞋袜捐赠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定向捐赠,精准送达。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家长对学生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监控,防止无节制饮食导致过度肥胖症以及厌食、挑食、偏食引起的营养不良。

2.借助网络资源,破解送教瓶颈。如皋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借助全媒体、融媒体、自媒体平台,利用各类APP软件,绘制精确的送教地图,推送精准的网络课程,对送教过程进行监管考评,缓解“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人员稀缺、时间紧张的现状”与“送教家长和学生日益增长的共享教育公平、分享普惠教育的美好愿望”的供需矛盾,破解了“送教(康)上门”交通不便、人员不足、时间不够、资源有限的瓶颈。[35]绘制全市“送教(康)上门”对象分布图,为送教分组和送教路线规划提供可视化、直观性的参照。利用微信的定位功能,将送教家庭位置转换成二维码,编印成册,配发到人。在送教分组和人员调整之后,新的小组和教师也能根据定位,准确地导航到送教对象的家庭,减省了打听、问路的环节,避免“吃二遍苦,走冤枉路”。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移动终端,微视频、微课堂等慕课(MOOC)技术,QQ直播、抖音、快手、微信推送等新媒体平台,为“远程送教”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可能。指导中心为每个送教小组及部分脑瘫学生配备了平板电脑,送教老师利用QQ直播和微信视频聊天,对孩子进行远程教学。利用微信、QQ、MSN等社交软件平台,将录制好的微课、微视频进行“一对一”推送或群发布,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根据自身兴趣和喜好,自行接受,下载播放,自主学习,实时或延时与老师、同伴进行互动。

利用钉钉(DingTalk)办公软件的课程表、工作审批、出勤签到等系统,对“送教(康)上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管。送教教师将课表导入手机,可以随时查询,也可以进行备注和提示,实现课程、课表的动态管理。利用钉钉平台申请用车,自动记录车辆信息,实时对车辆行驶轨迹、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教师到达送教家庭后,定位签到“打卡”、上传送教活动现场照片或视频,实现送教资料的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增强现场感,为送教效果评价、考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36]。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AI)+”技术的应用,信息多元、载体多样、视角多维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使得“送教(康)上门服务”全员参与、全程可控、全息推送、全效评估成为可能。

3.营建融合环境,优化送教生态。指导中心以特殊儿童及其家庭为圆心,联合、协调残联、民政、教育、卫健委等部门以及社会福利机构、公益创投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群团组织协同运转、同向发力,共建“同心圆”,构建起人与机构组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37]依托残联部门的“残疾人之家”以及社区康复中心等平台,在全市14 个镇(区、街道)设立送教“工作站”,在21 个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教学点”。根据教育部《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教基二厅〔2016〕1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苏教基〔2018〕25号)等文件精神,在“工作站”和“教学点”建立资源教室,为“送教(康)上门”学生提供课程辅导、技能训练、康复指导和教育咨询等服务。[38]与儿童福利院联合办学,在福利院内设立“送教(康)上门”卫星班。组建送教团队,对市儿童福利院的3名孤残儿童的残疾类型和程度、认知智能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鉴定,为他们制订“一人一案”和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开展“送教(康)上门”活动。[39]学校党支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比贡献、创业绩”“志愿送教”等活动,工会开展“万师访万家”“爱心暖冬”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送教(康)上门”团队被如皋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被如皋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群体”。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构建政策、资源、技术共同支持,学校、家庭、社区同向发力,教师、家长、专业人员相互配合的“送教(康)上门”长效机制,是所有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责任和共同使命,也是新时代“送教(康)上门”的宏大理想和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上门康复学校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学校推介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送祸上门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