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2019-10-12 01:08姜瑞玥赵新勇刘晓瑜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养生源惩罚

姜瑞玥 赵新勇 刘晓瑜

(1.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3;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父母教养方式或家庭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概括。[1]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自尊、主观幸福感等心理特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听力障碍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兼具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特征,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普通大学生。如何让其在进入社会之后,参与健听人的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心理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家庭是听障大学生最早接触的地方,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大学生心理发展会产生持续影响。那么,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基于此,以两所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中的听障大学生为对象,考察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根据结果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了两所高校一至四年级的听障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90 份,回收有效问卷651 份,有效率为84.33%。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包括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6个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5 个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采用四点计分。在本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Cronbach a 系数为0.8465。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Cronbach a 系数是0.7434,各个维度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是:父亲情感与理解0.8673,父亲惩罚严厉0.8583,父亲过分干涉0.6993,父亲偏爱被试0.9093,父亲拒绝否认0.7372,父亲过度保护0.6346。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Cronbach a 系数是0.8026,各个维度的Cronbach a 系数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0.8633,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0.7883,母亲拒绝否认0.7589,母亲惩罚严厉0.7615,母亲偏爱被试0.9200。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对性别、独生与否、听力损失程度和生源地变量上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差异分析。

二、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别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表1 不同性别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表

表1结果显示,男性听障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听障大学生,在父亲教养方式拒绝否认因子上,男女差异极其显著。男性听障大学生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听障大学生,而女性听障大学生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上的得分要高于男性听障大学生。虽然听障大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方式,但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男女听障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健听大学生群体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原因可能是我国传统上对不同性别的期望有所差异,家长认为男生应该更具担当,更具责任感,女生则应该具有乖顺、文静等品质。所以在家庭教养方面,父母对男性听障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而父母则希望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女性特性,所以在对女性听障大学生的教养方面,父母则很少表现出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再者,可能由于女性听障大学生更愿意与母亲交流,所以女性听障大学生会感受到更多来自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二)独生与非独生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表2 独生与非独生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表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父亲教养方式各因子还是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上,独生和非独生听障大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残疾因素,许多家长会觉得子女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所以并不会因为听障大学生是非独生子女而将过多的精力转移到其他子女身上,有的家长甚至对听障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溺爱和保护,所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没有显著的差异。

(三)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聋和重听(听力损失超过70分贝属于“聋”,低于70分贝属于“重听”)两类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表

从表3可知,聋和重听两类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11个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虽然重听听障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比聋听障大学生好,但是与父母的沟通程度却没有差别。本次调查中,多数家长并不懂手语,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听障大学生的发音通常也不会被理解,所以父母对聋和重听听障大学生的教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别。

(四)不同生源地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考察生源地为城市、乡镇和农村听障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情况,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不同生源地听障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差异表

表4表明,不同生源地听障大学生父亲在拒绝否认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在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因子上得分有极其显著差异,而在其余三个因子上差异均不显著。为了进一步了解是哪些组别之间有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LSD比较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父亲惩罚严厉因子上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乡镇和城市,在父亲偏爱被试因子上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乡镇和城市,在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上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农村、乡镇和城市。

表5 不同生源地听障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差异表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生源地听障大学生母亲在教养方式的偏爱被试因子上有极其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哪些组别之间有差异,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偏爱被试的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是:生源地为农村的母亲偏爱被试平均值、生源地为乡镇的母亲偏爱被试平均值和生源地为城市的母亲偏爱被试平均值。

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城市的听障大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较好,思想较为开放,较少给予听障大学生惩罚严厉或拒绝否认,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而农村听障大学生家长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在教育听障大学生方面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家长觉得一味的偏爱就是对其最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听障生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了负担,对听障大学生的教养多采取回避拒绝的态度。农村听障大学生较乡镇和城市听障大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而在母亲教养方式的这两个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相对于父亲而言,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有耐心。在本次调查听障大学生母亲职业中,多数听障大学生母亲为家庭主妇,担任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在子女身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比父亲多,所以能够更多的与子女沟通。而父亲则更多的是扮演养家的角色,相比母亲,则很少与听障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所以造成父母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与拒绝否认因子上存在差异。

三、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听障大学生性别方面,男性听障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听障大学生,在父亲教养方式拒绝否认因子上,男女差异极其显著。在独生子女与否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不同生源地方面,听障大学生父亲在拒绝否认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在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因子上得分有极其显著差异,而在其余三个因子上差异均不显著。

母亲教养方式的偏爱被试因子在生源地方面差异极其显著。

四、建议

(一)听障大学生父母应改变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本研究中的听障大学生听力损失程度多为全聋,许多听障大学生父母在早期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手段希望其恢复听力,但是却忽视了对听障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对听障大学生的家庭教养出现了多种不恰当的形式。有些家长由于孩子的残疾感到内疚和不安,在教养方式上往往出现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的倾向,有些家长则对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将子女教育看成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事情,采取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再者,多数家长不懂手语,在教养方式上往往表现出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等,这些都会使听障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安全感,往往缺少被理解和支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农村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听障大学生进行交流,对待子女教养方式尽量少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等不正确的方式。对听障大学生的任何努力和取得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教育观念,试着从听障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他们,细致观察孩子在情绪上的变化,了解听障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发展状况,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二)父亲应重视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培养听障大学生良好品质。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听障大学生教养方式上,母亲会给予听障大学生更多的情感理解和支持,而父亲在这方面相对缺失。以往的研究表明,父爱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父亲处事行为的方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所仿效。父亲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可能比母亲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3]听障大学生父亲应根据这类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方式,给予其适当的情感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在与听障大学生的互动中树立自身刚毅、坚强、果断和乐观的形象,使听障大学生在面对生活挫折时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缺陷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从“严父”逐渐向“慈父”过渡,能够以温暖包容的态度去教养孩子。

猜你喜欢
教养生源惩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教养方程式
惩罚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真正的惩罚等